您的位置 首页 > 问答

2023事业单位备考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知识:哈雷彗星1(2023事业单位备考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知识:地质灾害1)

[本站 今天公考路网(gk6.cn)分享2023事业单位备考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知识:哈雷彗星1的知识,其中也会对2023事业单位备考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知识:地质灾害1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现在开始吧!本文导读目录:1、2023事业单位备考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知识:哈雷彗星12、2023事业单位备考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知识:地质灾害13、20…

今天公考路网(gk6.cn)分享2023事业单位备考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知识:哈雷彗星1的知识,其中也会对2023事业单位备考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知识:地质灾害1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2023事业单位备考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知识:哈雷彗星1

2、2023事业单位备考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知识:地质灾害1

3、2023事业单位备考公共基础知识之刑法知识:自首1

2023事业单位备考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知识:哈雷彗星1

  相关阅读:2023年湖北/武汉事业单位联考公告预约

  相关阅读:2023年湖北事业单位考试笔试课程

  相关阅读:2023年湖北事业单位考试备考交流群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知识:哈雷彗星

  在事业单位公基考试中有很多关于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考点,中国古代天文历法是其中重要的考点之一。今天,我们先简单了解其中一个:哈雷彗星。

  彗星,俗名“扫帚星”,是围绕太阳运行的一种天体。其中,哈雷彗星是人类第一颗有记录的周期彗星,也是唯一能用裸眼直接从地球看见的短周期彗星。它是由一位叫哈雷的英国天文学家第一次算出的,并且成功预言到它再度出现的时间,这是天文学史上一个惊人成就。这颗彗星因而命名为哈雷彗星。

  其实,我国的祖先很早就已经开始夜观天象了。殷商时代,“武王伐纣,东面而迎岁,至汜而水,至共头而坠。彗星出,而授殷人其柄。时有彗星,柄在东方,可以扫西人也!”(《淮南子·兵略训》),这是中国人对哈雷彗星可追溯的最早的记载。

  更为确切的哈雷彗星记录是公元前613年的《春秋左传》记载,“有星孛入于北斗。”星孛即指哈雷彗星,是世界上公认的首次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这一记录比欧洲早六百多年。

  1984年12月15日,苏联发射了第一个哈雷彗星探测器:韦加号探测器。这是第一个造访哈雷彗星的人类使者。

  

  哈雷彗星公转周期为76年。中年的马克吐温曾说过,我出生的时候是哈雷彗星到访地球的时候,是它把我带到了这个世界,那我的生命也将由它带走。果不其然,马克吐温的预言成真,在哈雷彗星再次来到地球的时候,马克吐温逝世了,享年76岁。

  哈雷彗星上一次回归是在1986年,而下一次回归将在2061年。让我们一起来期待哈雷彗星新一轮的回归吧。

  【例题】

  1. (单选题)古代中国人关于哈雷彗星的记录,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记录,它记载在( )一书中。

  A. 《春秋》

  B. 《墨经》

  C. 《诗经》

  D. 《尚书》

  【答案】A【解析】公元前613年的《春秋左传》记载,“有星孛入于北斗。”星孛即指哈雷彗星,是世界上公认的首次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这一记录比欧洲早六百多年。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

  2. (单选题)下列关于哈雷彗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哈雷彗星的运行周期最早是英国人爱德蒙·哈雷测量出来的

  B. 公元前613年,我国在世界上第一次确切记录了哈雷彗星的回归

  C. 哈雷彗星的平均公转周期为100年

  D. 哈雷彗星是人类首颗有记录的周期彗星

  【答案】C【解析】哈雷彗星绕太阳运行平均周期是76年。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2022事业单位备考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知识:哈雷彗星

2023事业单位备考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知识:地质灾害1

  相关阅读:2023年湖北/武汉事业单位联考公告预约

  相关阅读:2023年湖北事业单位考试笔试课程

  相关阅读:2023年湖北事业单位考试备考交流群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知识:地质灾害

2022事业单位备考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知识: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地质作用或地质现象。主要包括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

  一、地震

  1.三大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又称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海岭地震带。

  我国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间,地震频率高。

  2.成因

  构造变动引起的构造地震和火山活动引起的火山地震。其中,90%的地震属构造地震。

  3.要素

  (1)震源:地球内部直接产生破裂的地方称为震源,它是一个区域,但研究地震时常把它看成一个点。

  (2)震中:地面上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称为震中,它实际上也是一个区域。

  (3)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地震波称为体波,分为纵波和横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的波为纵波(P波)。来自地下的纵波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振动。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为横波(S波)。来自地下的横波能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动。由于纵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大于横波,所以地震时,纵波总是先到达地表,而横波总落后一步。横波是造成破坏的主要原因。

  沿地面传播的地震波称为面波,分为勒夫波和瑞利波。

  (4)震中距:从震中到地面上任何一点的距离叫做震中距。

  4.震级

  震级是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根据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用级来表示。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5.烈度

  烈度是用来衡量地震破坏程度。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

  影响地震烈度的因素:震源深度、震中距、震级、地质构造、地面建筑强度等。

  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

  6.自救

  (1)为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首先要切断电源、气源,防止火灾发生。

  (2)抓紧时间逃到室外空旷处,切忌躲到高大建筑物、窄小胡同、陡山坡及河边。

  (3)来不及时,承重墙墙根、墙角,有水管和暖气管道等处是合适的避震空间。

  (4)住单元楼内,可选择开间小的卫生间、厨房、储藏室及墙角躲避。

  二、滑坡和泥石流

  1.发生条件

  大量降雨;

  大量碎屑物质;

  山间或山前沟谷地形。

  2.特征

  直行性;

  季节性(一般发生在多雨的夏秋季节)。

  3.预防措施

  (1)房屋不要建在沟口和沟道上;

  (2)不把冲沟当作垃圾排放场;

  (3)保护和改善山区生态环境;

  (4)雨季不要在沟谷中长时间停留。

  4.脱险逃生

  (1)在山谷遇到泥石流或山体滑坡时,要向与泥石流或滑坡前进方向成垂直方向一边的山坡上面爬,绝对不能向泥石流的流动方向走,不要在谷地停留。

  (2)一定要设法从房屋里跑出来,到开阔地带,尽可能防止被埋压。

  【例题】

  1. (单选题)我国地质调查局认定,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汶川的地震,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 印度洋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

  B. 亚洲板块向印度洋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

  C. 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激烈碰撞所致

  D. 亚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激烈碰撞所致

  【答案】A【解析】我国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间,地震频率高。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的成因是印度洋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隆升。震源深度为10-20千米,持续时间较长,破坏巨大。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

  2. (单选题)烈度和震级的区别( )

  A. 烈度∶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或破坏程度

  震级∶根据地震仪测得的地震波形计算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

  B. 烈度∶根据地震仪测得的地震波形计算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

  震级∶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或破坏程度

  C. 烈度∶用来评估自然灾害本身造成的社会损失的度量标准

  震级∶表明地震时释放的能量的多少

  D. 烈度∶是来表示地震造成的社会损失的程度

  震级∶表明地震时释放的能量的多少

  【答案】A【解析】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等级,它与震源释放能量多少有关,能量越大,震级越大。烈度是地震对某一地区的影响和破坏程度。一般而言,震级越大,烈度就越大。同一次地震,震中距不同烈度就不一样。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

  

2023事业单位备考公共基础知识之刑法知识:自首1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越来越多的关于自首立功的文件,在事业单位考试中,自首也是刑法模块的考试重点。接下来小编就带领大家一起梳理一下关于自首的相关知识点。

  (一)一般自首

  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

  一般自首的成立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①犯罪以后自动投案。是指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机关发觉,或者虽被发觉,但犯罪嫌疑人尚未受到讯问、未被采取强制措施时,主动、直接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投案。

  ②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即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如实交代自己所犯的全部罪行。

  特殊情形:

  ①犯罪嫌疑人向其所在单位、城乡基层组织或者其他有关负责人员投案的;犯罪嫌疑人因病、伤或者为了减轻犯罪后果,委托他人先代为投案,或者先以信电投案的;罪行尚未被司法机关发觉,仅因形迹可疑,被有关组织或者司法机关盘问、教育后,主动交代自己的罪行的;犯罪后逃跑,在被通缉、追捕过程中,主动投案的;经查实确已准备去投案,或者正在投案途中,被公安机关捕获的,应当视为自动投案。

2022事业单位备考公共基础知识之刑法知识:自首

  ②并非出于犯罪嫌疑人主动,而是经亲友规劝、陪同投案的;公安机关通知犯罪嫌疑人的亲友,或者亲友主动报案后,将犯罪嫌疑人送去投案的,也应当视为自动投案。

  ③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又逃跑的,不能认定为自首。

  (二)特别自首

  特别自首,也称准自首,是指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

  特别自首的成立条件是:

  ①特别自首的主体必须是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

  ②必须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

  ③自首的法律后果

  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辨析】自首VS坦白

  坦白:

  ①被动归案;

  ②供述的是司法机关已掌握的罪行;

  ③坦白的法律后果: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例题】

  1. (判断题)根据我国2023年版《刑法》的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属于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A【解析】根据2023年版《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故本题判断正确。

  2. (多选题)根据我国2023年版《刑法》,下列人员中,以自首论的有( )

  A. 甲,犯罪以后打电话告诉朋友自己的犯罪过程

  B. 乙,在取保候审期间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已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

  C. 丙,在审判阶段向人民法院供述司法机关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

  D. 丁,在服刑过程中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

  【答案】CD【解析】本题考查刑罚及其具体运用知识。根据2023年版《刑法》第六十七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A项:可供自首对象包括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其所在单位;城乡基层组织;以上单位的有关负责人员。A项中“告诉朋友”不以自首论。B项:坦白是犯罪分子在司法机关询问、传讯或者采取强制措施后,对已被怀疑、发觉的犯罪事实供认交代的行为。坦白是被动交代罪行,即被司法机关怀疑、发觉其犯罪事实后,并在司法机关的审讯下如实交代其罪行,是犯罪分子一种认罪的表现。B项“已掌握”不以自首论,属于坦白。CD项:符合“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CD项正确。因此,选择CD选项。

  


2023事业单位备考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知识:哈雷彗星1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2023事业单位备考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知识:地质灾害12023事业单位备考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知识:哈雷彗星1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标签:地震   彗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公考路网立场,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k6./wenda/104739.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