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问答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常识:生活中的伯努利原理1(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常识:生物技术四大工程1)

[本站 今天公考路网(gk6.cn)分享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常识:生活中的伯努利原理1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常识:生物技术四大工程1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现在开始吧!本文导读目录:1、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常识:生活中的伯努利原理12、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常识:生物技…

今天公考路网(gk6.cn)分享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常识:生活中的伯努利原理1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常识:生物技术四大工程1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常识:生活中的伯努利原理1

2、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常识:生物技术四大工程1

3、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常识:盘一下真正带着宇航员上过天的中国载人飞船1

4、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常识: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1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常识:生活中的伯努利原理1

  事业单位常识判断部分试题设计范围广,考点较为分散,需要各位同学在日常生活之中不断积累。同时,在科技常识部分比较喜欢将科学原理和日常生活中的案例相结合。今天教育给大家带来的就是科技常识中的伯努利原理。

  一、原理内涵

  1726年,瑞典物理学家伯努利首先提出:在流体中,如果速度小,压强就大;如果速度大,压强就小。

  二、常见生活案例

  1.火车站台的安全线

  在火车站站台上一般会有白色安全线。这是因为列车高速驶来时,靠近列车车厢的空气被带动而快速运动起来,压强减小,站台上的乘客若离列车过近,乘客身体前后会出现明显的压强差,身体后面较大的压力将把乘客推向列车而受到伤害。

  2.船吸现象

  在船只航行过程中,两艘船平行着向前航行时,若距离较近,船体会不受控制引起相撞。在航海领域,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船吸现象。由于两艘船中间的水比外侧的水流得快,两艘船间的水对于船的压强比两艘船外侧水的压强要小。于是,在外侧水的压力作用下,两船渐渐靠近,最后相撞。典型的代表是1912年奥林匹克号和豪克号的相撞。

  3.弧旋球

  弧旋球又称香蕉球,弧线球,是足球运动中的技术名词。指运动员运用脚法,踢出球后并使球在空中向前作弧线运行的踢球技术。弧线球常用于攻方在对方禁区附近获得直接任意球时,利用其弧线运行状态,避开人墙直接射门得分。运动员并不是把脚踢中足球的中心,而是稍稍偏向一侧,同时用脚背摩擦足球,使球在空气中前进的同时还不断地旋转。一方面空气迎着球向后流动,另一方面,由于空气与球之间的摩擦,球周围的空气又会被带着一起旋转。这样,球一侧空气的流动速度加快,而另一侧空气的流动速度减慢。

  【例题】(单选)物理学教授伯努利通过无数次实验发现:流体速度加快时,物体与流体接触的界面上的压力会减小,压强也会变小。这一发现被称为伯努利效应。在物理实验之中,平行悬挂两个空心球,当气流从正下方的出风口喷出,从上面两个悬挂的空心球中间缝隙通过时,两只小球不但没有向外分开,而是向中间运动并碰撞到一起。以下各种现象中不属于伯努利效应的是:

  A.列车站台上都划有安全线,列车到来时,乘客需要站在安全线以外。

  B.在足球比赛中,球员踢直接任意球的时候,足球会在空中沿类似香蕉的弧线飞行(称为香蕉球)。

  C.在一杯装满水的杯口放上一张硬纸片,快速翻水杯使杯口朝下,发现纸片仍在杯口没有掉落。

  D.两艘船平行航行时,要保持较远距离的间隔,防止发生相撞事故。

  【答案】C。解析:A项:列车高速驶来时,靠近列车车厢的空气将被带动而运动起来,压强就减小,站台上的旅客身体前后出现明显压强差,将把旅客推向列车,所以等车时需要站在安全线以外,属于伯努利效应;B项:足球向球门方向旋转运动时,空气与球面发生摩擦,足球周围产生气流。足球外侧的气流与旋转方向相反,内层气流与旋转方向相同,所以内侧气流速度大,压力小,会使足球向内偏移,飞出香蕉弧线,属于伯努利效应;C项当杯子里装满水时杯口与纸面之间相当于是真空,当快速翻转过来后,杯子内的气压接近0,外界的大气压较大,可以使纸片压在杯口,不发生掉落,不属于伯努利效应;D项:两艘船平行航行时,两艘船中间的水流速度受两船的影响,一定比船外侧的水流速度大,导致中间的压力要小,外侧水的压力大,将两船向中间挤压,容易发生相撞事故,属于伯努利效应。本题为选非题。故本题答案为C。

  生而有涯,学也无涯。生活中的伯努利原理,今天你学会了吗?每天一课,教育伴您前行。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常识:生物技术四大工程1

  生物技术是利用生物体或其组成部分来生产出有用的物质,继而为人类提供服务的一种技术。伴随着现代生物技术迅猛的发展,细胞工程、基因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得到了一般化工手段难以得到的产品,特别是在解决能源危机、环境污染问题方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且有的已经实现。

  细胞工程是在生物的细胞层面上的操作,包括进行大规模的细胞和组织培养等。通过细胞工程可以生产出有用的生物产品,并且可以产生新的物种。细胞工程有一定的综合性,也就是涉及到多个学科的交叉。在1997年, 克隆羊多莉的诞生标志哺乳动物的体细胞核克隆时代到来,它是由苏格兰罗斯林研究所工作小组培育出来的的,被英国广播公司和科学美国人杂志等媒体称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动物。多莉没有父亲,但是有三个母亲,一个提供DNA,另一个提供卵细胞,还有一个负责代孕。多莉在2001年时患上了关节炎,后来使用了抗炎药物有所好转,最终在2003年因肺癌死亡。

  基因工程又叫作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将来源不同的基因按预先设计,在体外构建杂合的DNA分子,然后将其导入到活细胞中,可以改变生物原有的遗传特性,继而获得新品种。基因工程有跨物种性的特征,可以将外源基因转移到另一种不同的生物细胞内进行繁殖。它打破了物种之间的界限,可以使动物与植物之间,甚至人与其他生物之间的遗传信息进行重组。抗虫棉的研制就属于基因工程的运用,苏云金芽胞杆菌这种细菌可以合成毒蛋白杀死棉铃虫,科学家把细菌的这部分基因导入棉花的细胞中,经过培养就获得了抗虫棉。

  酶工程又叫作蛋白质工程学,就是将酶、微生物细胞、动植物细胞、细胞器等置于生物反应装置中,利用酶的催化功能,将相应的原料转化成有用的物质,并将其应用于社会生活的一门技术。具体包括包括酶制剂的制备、酶的固定化、酶的修饰改造等方面。酶工程的应用集中于食品工业、轻工业、医药工业中。在食品工业中可以用来进行淀粉加工,还可以进行乳品加工、果汁加工、烘烤食品,比如淀粉酶、乳糖酶、蛋白酶等。在轻化工业中的用途有洗涤剂制造、化妆品的生产、感光材料生产、废水废物处理等。

  发酵工程是采用现代技术手段,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生产有用的产品,或者直接把微生物应用于生产过程的一种技术。发酵工程内容包括菌种选育、配制培养基、灭菌、扩大培养和接种、发酵过程和产品的分离提纯等方面。在医药方面的应用,利用发酵工程开发了很多的药品,比如人类生长激素、重组乙肝疫苗、抗血友病因子等。在食品方面的应用,可以生产传统的发酵产品,如啤酒、食醋等,还可以用来生产食品添加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解决粮食问题。在环境科学方面的应用,如污水处理中微生物的强化。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常识:盘一下真正带着宇航员上过天的中国载人飞船1

  说到中国载人航天,就得说一下中国载人航天发展战略: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在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并利用载人飞船技术改装、发射一个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载人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今天,咱们就来盘点一下真正带着宇航员上过天的中国载人飞船。

  太长不看版:

  杨利伟(神舟五号)

  费俊龙、聂海胜(神舟六号)

  翟志刚、景海鹏、刘伯明(神舟七号)

  景海鹏、刘旺、刘洋(神舟九号)

  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神舟十号)

  景海鹏、陈东(神舟十一号)

  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神舟十二号)

  详细版:

  1、神舟五号飞船搭载航天员杨利伟于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整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在轨运行14圈,历时21小时23分,其返回舱于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返回内蒙古主着陆场,其轨道舱留轨运行半年。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愿望,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的高度凝聚,是中国航天事业在21世纪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2、神舟六号于2005年10月12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搭载宇航员费俊龙、聂海胜,进入预定轨道 ;于2005年10月17日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完成了多人多天航天飞行的任务。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标志着工程第二步任务实现顺利开局,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继神舟五号首次载人飞行之后取得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成果。

  3、神舟七号,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七艘飞船,是中国的第三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也是中国三步走空间发展战略的第二阶段。

  神舟七号于2008年9月2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进入预定轨道,搭载宇航员翟志刚、景海鹏、刘伯明;于2008年9月27日进行出舱活动,翟志刚完成中国人首次太空行走;于2008年9月28日进入返回程序,返回舱安全着陆于内蒙古预定区域,完成载人航天飞行任务。

  4、神舟九号于2023年6月16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进入预定轨道,搭载宇航员景海鹏、刘旺、刘洋(中国首位女宇航员);于2023年6月18日与天宫一号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工作,建立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 ;于2023年6月29日返回舱在内蒙古主着陆场安全着陆,完成与天宫一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

  神舟九号任务圆满成功标志着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任务取得了重大成果,为今后的载人航天的发展、空间站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神舟十号于2023年6月11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进入预定轨道,搭载宇航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女);于2023年6月23日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现手控交会对接,两飞行器建立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于2023年6月26日在内蒙古主着陆场安全着陆,完成飞行任务。神舟十号航天员首次太空授课,将天地连线。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组成组合体飞行12天,该期间航天员把天宫一号作为太空讲堂,给地面的青少年做太空讲座,还会做一些富有趣味的太空实验,让孩子们了解太空知识,感受到太空的奇妙,激发对航天的兴趣。

  6、神舟十一号于2016年10月17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进入预定轨道,搭载宇航员景海鹏、陈东;于2016年10月19日与天宫二号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工作,形成组合体;于2016年11月18日进入返回程序,返回舱降落主着陆场,完成载人任务。

  7、北京时间2023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搭载宇航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北京时间2023年6月17日18时48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五个首次:首次实施载人飞船自主快速交会对接;首次实施绕飞和径向交会;首次实现长期在轨停靠;首次具备从不同高度轨道返回东风着陆场的能力;首次具备天地结合多重保证的应急救援能力。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常识: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1

  1.种内关系(同种生物)

  存在于生物种群内部个体间的相互关系称为种内关系。种内互助的特点是群聚,其形式是既有明确的分工,又通力合作,共同维护群体的生存,例如上述问题中蚂蚁、蜜蜂等社会性昆虫的群聚。也有无明确分工的,如狼和麝牛的群聚,这种群聚是非社会性群聚。

  (1)种内互助

  a.概念:同种生物生活在一起,通力合作,为维护群体生存的现象。

  b.例如:蚂蚁;蜜蜂。蚂蚁,工蚁专门负责采集食物、养育后代、修建巢穴;兵蚁具有强大的口器,专门负责保卫工作;蚁后则成为专门产卵的生殖机器。蜜蜂在蜇敌时,会释放一种信息激素,促使其他蜜蜂一起向敌害进攻。鸿雁迁飞时,总是排着一列纵队或呈人字形雁阵。

  (2)种内斗争

  a.概念:同种个体之间由于食物、栖所、配偶等矛盾而发生斗争的现象。

  b例如:大鱼吃小鱼;狼群中的内部争斗;狮子之间;家里的牛群之间。

  2.种间关系(不同种生物)

  (1)共生

  a.概念:数量上两种生物同时增加,同时减少,表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

  b.例如:大豆和根瘤菌。

  清洁鱼或清洁虾。

  海葵和小丑鱼。

  白蚁和鞭毛虫。

  (2)寄生

  a.概念:如果分开,寄生生物将无法单独生活,而寄主会生活的更好。

  b.例如:蛔虫与人;菟丝子与大豆;噬菌体与被侵染的细菌。最近的新冠状病毒;冬虫夏草;

  c.注意:共生和寄生的区别:本质不同;利益关系不同;

  (3)竞争

  a.概念:数量上呈现出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两种生物的生存能力不同。

  b.例如:农作物和杂草;牛羊;

  (4)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物)

  a.概念:数量上呈现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

  b.例如:狼和羊;青蛙和昆虫;羊和草;老鹰和老鼠

  3.总结

  共生是两种生物是同步性(互利共生曲线);捕食是两种生物不同步性(此消彼长)

  竞争关系可使劣势物种灭绝,有利于优势物种得到更多的资源与空间。捕食关系是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相互决定数量的种间关系,相互制约着双方的数量,被捕食者一般不会因捕食的数量的增多而灭绝。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常识:生活中的伯努利原理1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常识:生物技术四大工程1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常识:生活中的伯努利原理1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标签:生物   工程   发射   常识   技术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公考路网立场,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k6./wenda/113063.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