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问答

2020年公务员考试论文(2020年公务员考试论述)

[本站 今天公考路网(gk6.cn)分享2020年公务员考试论文的知识,其中也会对2020年公务员考试论述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现在开始吧!本文导读目录:1、2020年公务员考试论文2、2020年公务员考试论述3、2020年公务员考试评论2020年公务员考试论文♂“论文情况”指在校期间的论文发表、期刊发表情况,考生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填写,也可以填毕业论文情况,如尚未开题、已经答…

今天公考路网(gk6.cn)分享2020年公务员考试论文的知识,其中也会对2020年公务员考试论述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2020年公务员考试论文

2、2020年公务员考试论述

3、2020年公务员考试评论

2020年公务员考试论文

“论文情况”指在校期间的论文发表、期刊发表情况,考生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填写,也可以填毕业论文情况,如尚未开题、已经答辩等。

1、2023年毕业的考生,如果还没有开始写论文,可以这样写:2023年7月毕业,还没有发表论文。

2、已完成论文的考生,请填写论文题目和论文完成情况。

如论文题目《微信公开考试培训平台营销体系建设》,论文完成情况:已完成。

扩展资料:

公务员考试报名注意事项

1、报名时请认真仔细选择职位,资格审查通过后将无法改报其他职位;

2、报名时所填报信息须真实准确,如发现弄虚作假,将取消考试或录用资格,并视情节作出相应处理;

3、报名后请及时关注资格审查结果,以便及时补充材料或改报其他职位;

4、请合理安排报名时间,尽量避免在报名截止前最后两天报名,否则一旦未通过资格审查就失去了改报其他职位的机会,同时避免因系统拥堵等原因造成的报名失败。

2020年公务员考试论述

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综合指导:议论文写作把握好材料的“对立统一”关系在很多议论文题目中,材料中包含着一些对立的关键词,比如快与慢、虚拟与真实、新与旧、大与小等。这些对立的关键词,看似是对立的,然而其在内在逻辑上并不是单纯的二元对立矛盾,而是纷繁的、多元的、辩证的。因此,对于这样的作文,我们一定要找准矛盾方向,方能进行突围,找准立意方向。只有把握“对立统一”这一规律,我们才能够尽快从材料纷繁的角度中突围,较快捕捉到材料中的矛盾所在,从而达成集中而深刻的立意。读材料时,循着统一与对立的方向深入探求矛盾双方依存与斗争的原因,就能很快抓住立意的要点,如以下材料:科技进步带来的变化影响着整个世界。虽说任何改变都需要时间,但科技进步带来的改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加快。科技进步可以帮助人们解决很多问题,但绝非万能,许多问题仍在技术解决的范畴之外。未来的科技进步还会带来许多新问题,就像过去的技术进步为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恶化一样,我们需要谨记的是,主宰未来世界的是人,而不是技术及其发展水平。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材料中存在着两种相互矛盾的观点,如果从矛盾的对立性出发,我们就会陷入在非此即彼的矛盾斗争性中立意的陷阱。尤其从矛盾的对立面出发思考更易使立意显得单薄。我们可以如果从单一的“科学要慢一点”或“科学要快一点”来立意,也就是我们的立意是赞成方或反对方时,立意是不符合材料的观点的。如果从矛盾双方的统一性出发,我们就可以辩证地看待这两种观点,一切矛盾的对立面都不能孤立地存在和发展,一方的存在和发展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也就是充分挖掘矛盾的合理性,力争寻找两者的契合点,形成辩证的观点。这时,我们的立意可以是“科学的发展不可过快也不可过慢,要快慢适中”,这样才符合材料中所反映的科学进步帮助人类解决很多问题,同时还存在诸多新问题。要注意的是,从统一性入手并不意味着模棱两可的观点,它必须建立在一个相对统一的较为深刻的观点之下,不可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否则便会中心论点不明确。

2020年公务员考试评论

对于申论考试而言,综合分析类题几乎每年必考,无论是国考还是联考,甚至是独立省考或独立市考都会涉及到此类题目的考查。综合分析类题可细分为要素分析题、理解题(词语或句子)、评价题(观点或现象)以及比较题(相同点或不同点)。本文重点阐述理解题和评价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帮助考生从题目本身的问法探寻答案呈现形式。

一、理解题的命题形式

对于这一类题型而言,出题往往会给出材料中的某个词语或者某句话,然后要求谈谈理解/认识/看法或者阐释意思等等之类的,如:

例1:谈谈“预先失败”这一概念在“给定资料4”中的含义。(10分)

要求:全面、准确,不超过200字。

例2:“给定资料4”中陈博士表示了对我国陷入“人口诅咒”陷阱的担忧。请结合“给定资料3-4”,试对这里的“人口诅咒”做一全面解释。(15分)

要求:全面、准确、逻辑性强,不超过200字。

例3:给定资料4提到,“城市建设与管理的目的如果仅仅是为满足经济或某种美观诉求,显然是片面的,甚至是短视而危险的。”请根据给定资料3和给定资料4,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0分)

要求:(1)观点明确,分析全面,有逻辑性;(2)不超过300字。

例4:根据材料3,谈谈你对其中划线部分“各个地方的人才引进工作,必须要‘错位’又‘对位’”的理解。(20分)

要求:全面、准确、简明,字数不超过200字。

例5:依据“给定资料2”,阐述划线句子“城市的水系就像城市的指纹”的意思。(10分)

要求:(1)准确、全面,有逻辑性;(2)不超过200字。

例6:“给定资料3”中划线句子写道“我们只有通过‘水’的意象,才能最真切地体味到‘儒’之‘柔’。”这句话内涵丰富。请你根据“给定资料3”,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15分)

要求:(1)准确、全面、逻辑清晰;(2)不超过300字。

例7:“给定资料6”中说“中国的教育技术层面已经走得太快了‘灵魂’跟不上了。”请根据“给定资料6”,指出这句话的含义。(10分)要求:全面、准确,不超过150字。

二、理解题的一般作答思路

对于理解词语的题目,一般情况下都是先阐述关键词的表层含义(概念解释+表现),然后再解释关键词的深层含义(原因、影响、对策等),从而达到全面理解或解释的目的。如:

例:“给定资料4”中陈博士表示了对我国陷入“人口诅咒”陷阱的担忧。请结合“给定资料3-4”,试对这里的“人口诅咒”做一全面解释。(15分)

要求:全面、准确、逻辑性强,不超过200字。

答案:

“人口诅咒”是指:我国制造业过分依赖劳动力资源,随着人口红利出现问题,企业面临着不稳定、不可持续的发展困境。——表层含义:概念+表现

这是因为中国的制造业不重视技术,持续发展能力缺失。例如盛昌这样的依靠低技术含量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链的代工企业,随着劳动力短缺和用工成本上升,企业艰难维持甚至破产。——深层含义:原因+举例论证/分析

面对这种情况需要注重产品研发、设计和营销,进行产业分离,发展服务业,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创造自主品牌,重视技术创新。A市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就是很好的范例。——深层含义:对策

对于理解句子的题目,一般情况下也是先解释关键词的含义(概念+表现),再阐述句子的深层含义((原因、影响、对策等),如:

例1:“给定资料6”中说“中国的教育技术层面已经走得太快了,‘灵魂’跟不上了。”请根据“给定资料6”,指出这句话的含义。(10分)要求:全面、准确,不超过150字。

答案:

1.“教育技术”指教育方法,“教育技术层面走的太快”指片面注重狭义的知识内容,过分重视分数、才能、能力。——解释关键词的含义

2.“灵魂”是指教育的方向、目的,应该是人的内心、心灵的培养,“灵魂跟不上了”是指忽视内心、心灵、精神方面的培养。——解释关键词的含义

3.这句话的含义是我国当下教育存在“舍本逐末”的表现。——阐述句子的深层含义

例2:根据材料3,谈谈你对其中划线部分“各个地方的人才引进工作,必须要‘错位’又‘对位’”的理解。(20分)

要求:全面、准确、简明,字数不超过200字。

1.“错位”是指人才引进工作不能千篇一律,不能照抄照搬其他城市的模式,要根据各城市间的地理、经济、人才需求结构不同,实施不同的人才政策、避免同质化的竞争;——解释关键词的含义

2.“对位”是人才引进工作要立足地方特色,尊重城市的发展规律,明确角色定位,采用合理的人才路线,加强人才生态建设,合理使用现有人才,注重发掘本土人才;——解释关键词的含义

3.总的来说,就是在人才引进工作中,应该各就其位,按需引才。——阐述句子的深层含义

三、如何按照评价题的思路写答案

如果仔细观察,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理解词语还是句子,其实他们的答题思路都是先表层含义,再深层含义,内在的核心思维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也正是综合分析类题的命题核心,因为综合分析重在分析,通过这类题主要重点考察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实际上,由于大部分学生在培训过程中,往往不会灵活变通,导致了对答题方法的生搬硬套,严重的甚至还不会写答案,误以为题目很难。所以,既然理解词语的核心答题思路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话,那么这种情况下,我们便可以将理解题(无论是理解词语还是句子)视作评价题来进行作答。如:

“给定资料4”中陈博士表示了对我国陷入“人口诅咒”陷阱的担忧。请结合“给定资料3-4”,试对这里的“人口诅咒”做一全面解释。(15分)

要求:全面、准确、逻辑性强,不超过200字。

答案:

“人口诅咒”是指:我国制造业过分依赖劳动力资源,随着人口红利出现问题,企业面临着不稳定、不可持续的发展困境。——表层含义:概念+表现

这是因为中国的制造业不重视技术,持续发展能力缺失。例如盛昌这样的依靠低技术含量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链的代工企业,随着劳动力短缺和用工成本上升,企业艰难维持甚至破产。——深层含义:原因+举例论证/分析

面对这种情况需要注重产品研发、设计和营销,进行产业分离,发展服务业,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创造自主品牌,重视技术创新。A市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就是很好的范例。——深层含义:对策

实际上答案的呈现形式还可以按照评价的思路来写,即“是什么(简单表态)——为什么(重点论述)——怎么办(写对策)”,可以写成这样:

对于“人口诅咒”的现象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并解决,以避免出现更为严重的问题。——是什么(简单表态)

这是因为中国的制造业不重视技术,反而过分依赖劳动力资源,随着人口红利出现问题,企业面临着不稳定、不可持续的发展困境,最终失去可持续发展动力。例如盛昌这样的依靠低技术含量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链的代工企业,随着劳动力短缺和用工成本上升,企业艰难维持甚至破产。——为什么(重点论述)

面对这种情况需要注重产品研发、设计和营销,进行产业分离,发展服务业,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创造自主品牌,重视技术创新。A市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就是很好的范例。——怎么办(写对策)

再如:

根据材料3,谈谈你对其中划线部分“各个地方的人才引进工作,必须要‘错位’又‘对位’”的理解。(20分)

要求:全面、准确、简明,字数不超过200字。

1.“错位”是指人才引进工作不能千篇一律,不能照抄照搬其他城市的模式,要根据各城市间的地理、经济、人才需求结构不同,实施不同的人才政策、避免同质化的竞争;——解释关键词的含义

2.“对位”是人才引进工作要立足地方特色,尊重城市的发展规律,明确角色定位,采用合理的人才路线,加强人才生态建设,合理使用现有人才,注重发掘本土人才;——解释关键词的含义

3.总的来说,就是在人才引进工作中,应该各就其位,按需引才。——阐述句子的深层含义

若按照评价题的思路来作答也是可以的,答案可以写成这样:

1.这句话强调了各地的人才既要和其他地方有所区别,又要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是什么(简单表态)

2.因为各地的人才引进工作不能千篇一律,不能照抄照搬其他城市的模式,要根据各城市间的地理、经济、人才需求结构不同,实施不同的人才政策,才能避免同质化的竞争;同时人才引进工作只有立足地方特色,尊重城市的发展规律,明确角色定位,采用合理的人才路线,加强人才生态建设,合理使用现有人才,注重发掘本土人才,才能更好做好人才引进工作。——为什么(重点论述)

3.总的来说,就是在人才引进工作中,应该各就其位,按需引才。——怎么办(写对策)

四、为何可以按照评价题的思路来写?

实际上理由很简单,我们通过观察以上两个题目的问法和答案得知,对“人口诅咒”进行解释,其解释的过程也代表了对这个现象的看法,因为“人口诅咒”既是一个词语,同时也是一种现象,故可以按照评价题(现象)的思路来作答。同样的道理,对“各个地方的人才引进工作,必须要‘错位’又‘对位’”的理解这一题中,这句话既是一个句子,同时也代表了一种观点,所以可以按照评价题(观点)的思路进行作答。

以上的见解仅仅是个人对于理解题的一些见解,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2020年公务员考试论文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2020年公务员考试论述2020年公务员考试论文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标签:人才   含义   理解   资料   考试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公考路网立场,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k6./wenda/121633.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