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公考路网(gk6.cn)分享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春秋与战国的分水岭:三家分晋1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春秋五霸之楚庄王1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春秋与战国的分水岭:三家分晋1 ♂
三家分晋,是指是春秋战国之交,晋国被赵、韩、魏三家贵族瓜分而亡的历史事件,三家分晋被视为春秋之终、战国之始的分水岭。
武王姬发经过牧野之战灭商建周,历史称之为西周,为了巩固统治,建立了分封制让各诸侯和贵族拱卫王室,诸侯之下又分封卿和大夫,卿大夫有自己的封邑和相对独立的政治、军事等权利。随着平王东迁标志着周王朝的衰败,历史进入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趁机扩张,卿大夫的势力也随之有了发展,互相有了争端和战乱。春秋末期,有些卿大夫权势日益膨胀,甚至可以操纵诸侯国君。其中韩、赵、魏就是晋国卿大夫贵族,经过打击继而吞并其他公卿,日渐强盛,为瓜分晋国埋下了隐患。
初秋中期,经过城濮之战,晋文公一跃成为了春秋霸主,当政时,卿大夫的力量就却日渐强大。文公病逝后,晋王室力量更加衰落。到了晋朝中期以后,势力最大的卿大夫,有韩氏、赵氏、范氏、魏氏、中行氏、智氏六家,史称春秋六卿。
先是智、韩、魏氏联合赵氏灭了范氏和中行氏,并瓜分了两家的土地。后来智氏逐步成为四家中最强盛的一家,故智氏联合韩、魏两家一起出兵攻打赵氏,赵氏在晋阳与其他三家展开对峙,故称之为晋阳之战。赵氏坚守到第三年,知氏引晋水从东北灌入城中,造成极大灾难。事态紧急,赵襄子便劝说韩、魏唇亡齿寒,于是三家私下形成联盟,结果自大的智氏被赵魏韩三家联合灭掉了,土地城池和人口资源也被瓜分殆尽。此时的晋王室更加衰败不堪,赵魏韩三家开始蚕食晋国的地盘,被称为三晋。
公元前403年,周天子被三家要求封为诸侯,周天子只能照做,于是韩、赵、魏就得到了名正言顺的正式册封。直到公元前375年,晋国被三家彻底瓜分,晋国灭亡。取而代之的是韩、赵、魏三个诸侯国,再加上秦、齐、楚、燕四个大国,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成为了春秋到战国的历史拐点。
【试题演练】(多选)三家分晋中的三家分别是指:
A.韩国
B.赵国
C.秦国
D.魏国
【答案】ABD。解析:三家分晋,是指是春秋战国之交,晋国被赵、韩、魏三家贵族瓜分而亡的历史事件,在历史上,三家分晋被视为春秋之终、战国之始的分水岭。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BD。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春秋五霸之楚庄王1 ♂
众所周知,人文历史常识属于事业单位考试中常考的考点,一般以识记性的多选题或单选题的方式进行考查。识记性的多选题考查一般较简单,但如果考单选题,难度比多选题会大一些,此时就需要同学们对时政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掌握。人文历史的类型有很多,主要是以中国古代史,近代史以及中国古代科技文化为主。接下来就为同学们介绍一下关于人文历史常识中——春秋五霸之楚庄王的相关知识点。
【例题-单选】确立楚庄王霸主地位的重要战争是( )。
A.城濮之战
B.崤之战
C.邲之战
D.弭兵之会
一、知识讲解
(一)为政举措
1.政治上
(1)重用人才
楚庄王在位期间发现和使用了许多人才。比如在楚庄王发现和使用的人才中,孙叔敖是杰出的代表。孙叔敖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注重法治,稳固国内;整顿军队,增强军事实力,助楚庄王成为霸主。司马迁也说孙叔敖忠为廉可治楚,楚王得以为霸。尽可见,孙叔敖对楚庄王称霸的巨大作用是大家公认的。
(2)善于纳谏
善于纳谏也是楚庄王成功的非常重要的内因之一。楚庄王一生有许多人给他众多谏言,他不以身份高低为标准而以是否有道理为标准,采纳其中有道理的谏言,有的已经做错了的就立即改正。楚庄王一生采纳的重要谏言有:自静三年。
2.文化上
楚庄王大胆融通华夏,以夏化夷。楚庄王从个人修身养性到国家治理的各个环节都十分注重学习、吸收以周礼为核心的中原文化,他曾向詹何请教什么是治国之本。
(二)轶事典故
1.一鸣惊人
一日,大夫伍举进见庄王。楚庄王手中端着酒杯,口中正嚼着鹿肉,醉醺醺地在观赏歌舞。他眯着眼睛问道:大夫来此,是想喝酒呢?还是要看歌舞?伍举话中有话地说:有人让我猜一个谜语,我怎么也猜不出,特此来向大王请教。楚庄王一面喝酒,一边问:什么谜语?这么难猜,你说说。伍举说:楚国一棵大树上飞来了一只鸟,三年也不飞,三年也不叫,请问大王是一只什么鸟?楚庄王听了,心中明白伍举的意思,笑着说:我猜着了。它可不是只普通的鸟。这只鸟啊,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你等着瞧吧。伍举明白了楚庄王的意思,便高兴地退了出来。
二、题目分析
【例题-单选】确立楚庄王霸主地位的重要战争是( )。
A.城濮之战
B.崤之战
C.邲之战
D.弭兵之会
【答案】C。解析:选项A,城濮之战,是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32),晋、楚两国在卫国城濮(山东鄄城西南)地区进行的争夺中原霸权的首次大战。晋文公兑现当年流亡楚国许下退避三舍的诺言,令晋军后退,避楚军锋芒。子玉不顾楚成王告诫,率军冒进,被晋军歼灭两翼。楚军大败。选项B,崤之战是春秋时期发生晋秦争霸战争中的一场决定性战役。周襄王二十五年(公元前627年),秦穆公趁晋丧而派兵偷袭郑国,后因郑有备而退回。晋襄公率军在晋国崤山(今河南省洛宁县东宋乡王岭村交战沟)隘道设伏全歼回师的秦军,俘虏秦军三帅。选项C,公元前598年,楚围郑,晋施援手,晋楚战于邲,晋军大败,从此不敢与楚再战,中原各国背晋向楚,楚庄王遂成中原霸主。选项D,弭兵会盟举行了两次,分别在在周简王七年(公元前579年)和周灵王二十六年(公元前546年),宋国大夫华元、向成两次召集晋、楚两国在宋会盟,平分霸权。故本题答案为C。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历史进程1 ♂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历史进程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国共产党认可毛泽东思想是其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国共内战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要理论。本文将简单介绍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历史进程,并附演练习题:
一、萌芽时期(1921.7-1927.7,国民大革命时期)
1.新民主主义基本思想提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萌芽。
2.代表作:
二、形成时期(1927.7-1935.1)
1.独创性地探索了适合中国特点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形成。
2.代表作:
三、成熟时期(1935.1-1945.8)
1.1943年,第一次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的是王稼祥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
2.1945年,刘少奇在中共七大上做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对毛泽东思想做了科学系统的阐述,在此次会议上毛泽东思想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3.《新民主主义论》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完整形成,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4.代表作:
四、继续发展(1945.9-1976)
以上就是对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历史进程的相关介绍,希望小伙伴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例题】
1. (单选题)1957年,毛泽东提出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战略思想的文章是()
A.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B. 《反对本本主义》
C. 《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
D. 《论十大关系》
【答案】A【解析】《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是毛泽东同志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后来毛泽东根据原始记录加以整理,作了若干补充,1957年6月19日在《人民日报》发表。其中,毛泽东提出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战略思想。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
2. (单选题)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许多著名文章展现出毛泽东思想形成及发展的过程。以下四篇文章按其创作的时间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①《论持久战》
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③《论十大关系》
④《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④②①③
D.②①④③
【答案】C【解析】①项:《论持久战》是毛泽东同志于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所做的讲演。②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毛泽东在1930年写给林彪的一封信。③项:《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1956年4月25日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④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是毛泽东1925年12月在《革命》半月刊上发表了文章。故按照时间的排序应该是④②①③。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