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2018报考 ♂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人员应符合以下条件:(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2)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1年10月至1999年10月期间出生),2024年应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76年10月以后出生);(3)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4)具有良好的品行;(5)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6)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7)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8)具备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2024年毕业的定向生、委培生原则上不得报考。
公务员考试2018新闻题 ♂
援引花木君的一篇文章来回复:如果综合分析类试题也是一套剑法的话,那应该属于比较高深、尖端的剑法,绝不是街头混混打架所使用的“闷头十八刺”。这一路剑法最显著的特点就在于是对观点、论断、词句的全面分析(因为全,所以悬)。此类试题的基本特点在于分析角度较多,涵盖多个层次。来,看看它是如何耍剑的:案例说明“给定资料5”中有学者指出“制造业是未来经济繁荣的关键”。请结合“给定资料5”,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20分)要求:内容全面,认识透彻,表述准确,不超过400字。OK,看我们的破剑方针:1,把握要求(题目的要求);2,理顺层次。是什么(含义)--为什么(原因)--怎么办(措施)。3,回归材料。我们同样对案例进行分析,能够把握以下信息:1,应该结合材料5;2,“制造业是未来经济繁荣的关键”3,涵盖含义、原因、应对措施等。好吧,了解了题目的要求后,我们就回归到材料中去:第一段:当虚拟经济在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占据主导地位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人沉迷于金融市场的海洋里,实体经济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在“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风暴里,发达国家从高速增长一下子跌入茫茫沼泽地。经此一劫,发达国家认识到:【脱离制造业的虚拟经济“虚火”,是酿成危机进而造成全球经济长期低迷的主因。】卢·兰奇是美国通用电气家电业务的设计主管,他说:“过去我们曾认为我们负责设计然后控制销售就万事大吉,现在我们发现这是个错误,一旦你把生产转移出去,就很可能再也回不来了。而这种变化是一点点显现的:当你第一次把烤面包机和热水器转移到海外生产时,你还知道如何制作这些产品,因为昨天、上个月或者上个季度你还在生产它们;但是当产品更新换代、技术不断进步后,为降低成本而不断更换代工厂的时候,设计产品的人与生产产品的人之间的差距就像太平洋一样宽广。”越来越多的美国公司开始认识到,过去十几年美国经济生活的外包浪潮是个严重的错误。第二段:现在,【回归实业几乎成为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共同的战略选择】。【美国从2009年到2023年,先后推出了《美国制造业振兴法案》“购买美国货”“五年出口倍增计划”“降低制造业的税收负担”等多项政策措施,推动美国制造业复兴和回归实体经济。到2023年1月,美国制造业的经济活动连续30个月保持增长,总体经济活动连续32个月保持增长。制造业出口一直稳步上升,2011年约占出口总额的52%。失业率从2009年10月的降至,制造业贡献了超过40万个就业岗位。这些数据表明,美国制造业正走在“回归”的路上。另一方面,美国制造业“回归”走的是高端路线,旨在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建和科研、教育、可再生能源及节能项目、智能电网、医疗信息化、环境保护等是其投资的重点。】第三段:早在1999年,学者冯艾盟就指出制造业是未来经济繁荣的关键,他认为,【与先进的服务业相比,制造业所能创造的就业岗位组合要好得多——每个人都能从制造业中获得工作,从蓝领工人到工程师、科学家,乃至顶级高管。】【先进的制造商可以积累大量秘密的生产诀窍,这些诀窍要通过一代又一代人“从做中学”,拥有这些诀窍能避免其受到来自于拥有廉价劳动力的海外竞争对手的威胁。】【按单位产能,制造业公司的出口能力比服务业公司强大近10倍。制造业的出口能力之所以表现优异,是因为制造业产品在整个世界范围内的出售几乎不会遇到适应性的问题,而服务业产品如电脑软件,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才能满足海外市场上不同的文化需求。】第四段:在战后经济复兴的过程中,日本政府制定了“产业合理化计划”,把综合机械加工、冶金和化工等制造业作为发展出口的主力产业。早在1958年,日本就制定了职业训练法,重视劳动力素质和职业教育的做法一直延续至今。正是日本的制造业中有一大批以技术为自豪的劳动者,使许多日本产品精致异常,日本产品深入人心,制造业不断得以发展。进入20世纪80年代,日本企业开始进军欧美市场,在当地成立公司,当地采购、当地生产。1985年以后,日元急剧升值,日本产品的价格竞争力相对下降,为降低生产成本,出口企业纷纷将工厂迁往人工费低廉的亚洲各国,随着制造业基地对外转移,引起国内制造业的萎缩,【出现了所谓“产业空洞化”现象,日本国内看似继续引领研发,却离工厂越来越远,创造力越来越弱,日本的有识之士惊呼“我们正处于空前的空心化危机中”。】第五段:【“德国制造”125年的历史就像一个童话,它是德国在“二战”后崛起的密码,】世界金融危机中挺立不倒的依靠,欧债危机中仍“一枝独秀”的答案。100多年中,任何一件“德国制造”产品都像一块热气腾腾的蛋糕,受到各国的欢迎。当美英等西方国家纷纷把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外包,自己转向来钱更容易的金融业时,德国仍将主要精力放在制造业产品质量与技术水平的提高上。正是这种制造业立国的发展战略,不仅让德国保持了较高的就业率,促进了德国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也使得德国具备了抵御金融危机冲击的坚实产业基础。美国《新闻周刊》曾在题为“众厂之厂”的文章中感叹:德国制造之所以称霸世界,是因为德国人能把普通的金属敲打成震惊世界的科技奇迹。有专家认为,德国的制造业与美英制造业最大的不同,在于德国重视以人为主导的生产,而美英重视资本为主导的生产。在金融危机期间,美英国家的制造业部门大量裁员,而德国政府通过政府扶持和补贴等手段,尽量维持制造业就业稳定。因为资本没有思想,人才有,工程师一旦被解雇就再难重返岗位了,这是危机过后德国的研发密集型制造业能迅速恢复的重要原因。接下来,我们将材料阅读中的核心要点都勾出来(平时的训练、练习中,希望诸位小伙伴们不要怕麻烦,多尝试这种“稳扎稳打”的方法,多训练几次后,你会发现你的阅读理解、要点提取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一,【脱离制造业的虚拟经济“虚火”,是酿成危机进而造成全球经济长期低迷的主因。】二,【回归实业几乎成为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共同的战略选择】。三,【美国复兴和回归实体经济,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经济持续增长】四,【与先进的服务业相比,制造业所能创造的就业岗位组合要好得多—每个人都能从制造业中获得工作,从蓝领工人到工程师、科学家,乃至顶级高管。】五,【先进的制造商可以积累大量秘密的生产诀窍,这些诀窍要通过一代又一代人“从做中学”,拥有这些诀窍能避免其受到来自于拥有廉价劳动力的海外竞争对手的威胁。】六,【按单位产能,制造业公司的出口能力比服务业公司强大近10倍。制造业的出口能力之所以表现优异,是因为制造业产品在整个世界范围内的出售几乎不会遇到适应性的问题。】七,【出现了所谓 “产业空洞化”现象,日本国内看似继续引领研发,却离工厂越来越远,创造力越来越弱。】八,【“德国制造”125年的历史就像一个童话,它是德国在“二战”后崛起的密码】来,一起将以上内容归类、整理一下,然后就能得出题目的作答要点了(这可是训练要点组织、概括能力的好方法哦)。背景:一、二;案例:三、七、八;意义价值:四、五、六随后,我们将同类内容归纳起来,就可以整理出参考要点啦:脱离制造业是酿成金融危机进而造成全球经济长期低迷的主因,所以制造业是繁荣未来经济的关键。和服务业相比,制造业具有以下优势:一是所创造的就业岗位组合好,每个人都能从制造业中获得工作。二是制造业可以积累大量秘密的生产诀窍,能避免受到拥有廉价劳动力的海外竞争对手的威胁。三是制造业产品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出售几乎不会遇到适应性的问题,出口能力优异。从具体案例看,美国制造业“回归”使其总体经济活动持续保持增长,出口稳步上升,就业岗位增加;德国制造业立国的发展战略让其保持较高就业率,促进了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具备了抵御金融冲击的产业基础,经济发展迅速;而日本制造业曾是发展出口的主力产业,后因对外转移而萎缩,出现了“产业空洞化”现象,创造力减弱。综合来讲,必须强化政府主导,有效维持制造业就业稳定,并发展高端、密集型制造业,促进未来经济的繁荣。
标签:制造业 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