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公考路网(gk6.cn)分享公务员考试中的考核形式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公务员考试中的考核指标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公务员考试中的考核形式 ♂
公务员的考核方式有四种。
1、工作标准法,即以书面形式预先规定出有关职位工作的各种要求,以此作为考核活动标准的考核办法。
2、人员比较法,即通过人员之间的相互比较而确定各自工作好坏、优劣顺序的考核方法。
3、成果证实法,是通过对工作成果的考察鉴定活动进而证明受考人能力、水平和工作效绩的考核方法。
4、指标测评法,是将考核活动指标分解成若干项分指标或若干层次的分指标,然后分别予以尽可能精确的测度与评价的考核方法。
为了正确评价公务员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规范公务员考核工作,促进勤政廉政,提高工作效能,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根据公务员法规定。
成为公务员必须符合的三个条件:
1、依法履行公职。
即依法从事公务活动的人员,他不是为自己工作,也不是为某个私人的企业或者组织工作或者服务。这里所依的“法”,是广义的“法”,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
宪法确定了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因此,政党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以不同方式参与对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事务的决策及实施的活动也是一种履行公职行为。
2、纳入国家行政编制。
仅以履行公职为标准,还不能作出明确的界定。有一些在国家举办的事业单位中工作的人员,他们从事的也是公务活动,但并未纳入国家的行政编制序列,因而不能认定为公务员。必须是纳入国家行政编制序列、履行公职的人员。
对于“编制”一词,实践中有多种用法,除使用行政编制外,还有政法编制、国家编制、机关编制等。这里的“编制”系指各种纳入国家编制管理机关管理的机构序列及人员,不仅限于行政机关编制。
3、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
也就是由国家为他们提供工资、退休和福利等保障。公务员属于国家财政供养的人员,但并不是财政供养的人员都是公务员。财政供养人员的很大一部分,如公立学校的老师、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等,虽然由国家负担其工资福利,但不属于公务员,因为他们不具备另外两个条件。
公务员考试中的考核指标 ♂
公务员的考核分为全面考核和重点考核。全面考核是指对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要逐一进行考核;重点考核是指在全面考核德、能、勤、绩、廉的基础上,要着重考核工作实绩,并把工作实绩作为评价公务员的主要依据。
公务员考试中的考核形式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公务员考试中的考核指标、公务员考试中的考核形式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标签:考核 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