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公考路网(gk6.cn)分享公务员考试中的反对关系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公务员考试中的反面论证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公务员考试中的反对关系 ♂
很多同学在判断推理复习过程中,经常会觉得真假话问题毫无思路、无从下手。其实真假话问题技巧性还是很强的,我们在做题过程中,要明确每句话之间有什么联系,找准矛盾关系,理解矛盾关系的最大特征就是互为一真一假,这样再去做题的话就会简单许多了,这有一道格燃教育的例题你可以看下:1.一件盗窃刑事案件中,警方抓获了甲、乙、丙、丁四名犯罪嫌疑人,对他们进行质问,他们是这样说的:甲:是乙作的案;乙:是丁和我一起作的案;丙:丁是案犯;丁:不是我作的案。且四句话只有一句是谎言。如果以上为真,则:A.说假话的是甲,作案的是丙;B.说假话的是丙,作案的是乙;C.说假话的是丁,作案的乙和丁;D.说假话的是乙,作案的是乙这道题中虽然出现了四句话,且只有一句话为真,看起来很复杂。但是其实我们分析每一句话之间的联系,能很快找到丙和丁互为矛盾关系,根据矛盾的定义可知丙和丁必有一真一假,剩下的甲和乙两句话就必为真话了。【答案】C。参考解析:题干中丙丁的话互为矛盾关系,即必有一真一假,故甲与乙的话皆为真话。根据乙的话可知丁作案,所以丁的话为假话。故正确答案为C。
公务员考试中的反面论证 ♂
在阅读理解中,大多数的论证内容都是正面论证,符合我们正常的阅读习惯,因此难度也就相对较易,而有一般就会有特殊,有一类论证是从相反角度去论述正文的观点和重要性,这种论述就是反面论述。比如说以下例子: 【例1】女朋友对你说:“给我买包,不然我不仅和你分手,还要和你基友在一起” 在这个例子中,女朋友的话的正面观点是买包,而后边的内容则是不买包的后果。所以她的重点在于买包。由此可知反面论证的重点在于反面论证前的正面观点。而后边的内容则可以略读。但是反面论证不是这么简单。比如以下例子: 【例2】女朋友对你说:“如果你不买包,我不仅要和你分手,还要和你基友在一起。” 在这个例子中,也是一个相反角度表达观点,但是没有正面观点。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反面论证就不能略读,而是需要读,并且反推正面观点。也就是“只有你买包,才不和你分手不和你基友在一起。” 所以,综合这两个例子,可以得出反面论证的套路。反面论证一种套路是正面观点+否则不然带反面观点。此时否则不然后面的内容大多可以略读。第二种套路是如果、若不+不好后果,,这种反面论证常见的作用是反推正面观点。 【练一练】 内容产业包括三个层次:信息,知识和智慧。报业更多是生产信息,出版业主要集中生产知识和智慧,生产信息的必然先于生产知识和智慧的受到互联网冲击。其实原先不少报纸有在知识层面生产的传统,但近年来,报纸的这一特色日益褪色。如果报纸不能从知识层面生产信息,只是在海量信息层面做文章,竞争不过新媒体是自然而然的。这段文字重在说明: A. 报业竞争不过新媒体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B. 报业相比出版业更早受到互联网的冲击 C. 互联网的海量信息是其取胜的关键武器 D. 今天报业欲生存应多在知识层面生产信息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分析问题,问的是重在说明,也就是主旨概括题。 第二步,分析文段。文段先介绍了内容产业的三个层次,之后介绍了报业和出版业生产内容的不同,使得报业先于出版业受到互联网的冲击。然后通过“其实”和“但”指出近年来报业的现状,即报纸知识层面生产的传统日益褪色,最后通过反面论证给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文段结构为“分—总”,重点是解决问题的对策,强调报纸想要和新媒体竞争就要能从知识层面产生信息。 第三步,对比选项。D项是对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D选项。 来源2016年0312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A卷)第24题
公务员考试中的发言稿 ♂
一、格式区别
“讲话提纲”的格式要以纲目式来呈现,即以小标题的形式体现,如“一、标题:……;二、背景:……;三、内容:……;四、结语:……。”
“讲话稿”的格式为:标题+称谓+开场白+正文+结束语。
公文写作题型一共分为两类,一类是事务性文书,另外一类是法定公文。“讲话稿”便是事务性文书种类,而“讲话提纲”便是法定公文的写作格式。那么我们在作答时候只需要明确题干所考查的文体属于哪一类就可以明确作答格式以及作答思路了。
讲话稿属于事务性文书,而事务性文书的写作思路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即提出主题-分析主题-解决主题的写作逻辑。书写结构整体分成三段式即可。写作格式主要是按照:标题-称谓-主体-结尾。
二、内容区别
“讲话提纲”以提纲挈领式的要点罗列为主,呈现核心句,点明关键词。
“讲话稿”以完整的稿件形式来呈现,要求内容具体,信息详实,准确、全面地表达信息,做到清晰无误。
三、语言区别
“讲话提纲”要求简单直接,语言直白,不加修饰。
“讲话稿”往往要求语言要生动,有感染力,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使用书面语。
以上就是“”的相关内容,还有20天就要进行2023年国考笔试了,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关于2023国考的信息,欢迎关注公务员考试网进行咨询。
公务员考试中的变态题 ♂
公务员考试不仅仅是智力的较量,还有自己速度和时间分配的比拼,要懂得放弃才能最终有所得。答案:123注意看:第一个7和9减,然后第二个7和17,然后43-9;得出2 、10 、34;然后看2和10差8,10和34差24;发现什么了么,24正好是8的3倍,后面知道怎么做了吧~再倒上去,最后得出123。还有个办法,就是按顺序减,7-7、9-7、17-9、43-17,然后得出0、2、8、26,然后再减得出2、6、18,发现什么吗?又是3倍,然后再倒上去做。这次公务员考试很简单的。 资料来源:
公务员考试中的反对关系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公务员考试中的反面论证、公务员考试中的反对关系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标签:考试 公务员 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