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公考路网(gk6.cn)分享公务员考试创新社会治理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公务员考试创新类话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公务员考试创新社会治理 ♂
上海公务员考试AB类的区别:
1、考察对象不同:
A卷主要针的是具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报考人员;
B卷对于工作年限没有要求。
2、卷子的难度区别:
B卷是整体偏难,行测难,申论容易,靠的社会类话题或者文化类话题(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等。
3、卷子的考察的话题区别:
A卷只要考的是政治话题,例如社会治理(提高公职人员素养)等。
B卷考的社会类话题或者文化类话题(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等。
扩展资料:
公务员考试的报考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
3、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具有良好的品行;
5、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6、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7、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8、具备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考试创新类话题 ♂
接下来小编用真题整理一下答题思路:
2024年春季联考湖北卷的大作文是:参考给定资料,以“平衡”为话题,自拟标题,自选角度,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
1.话题约等于主题
公务员考试题干给定话题以后,要根据材料内容确定主题,然后抓住选定的主题去写大作文。
可以借助(注意:是“借助”,不是“根据”)客观题去提炼材料的主题因为材料的重点内容,一定会多次重复地通过不同的材料得到强调,而客观题的出题一定绕不过“重点内容”所以前面三个客观题可以提示我们材料的重点内容,而材料的重点内容基本上可以理解为是主题。
2.根据客观题确定分论点
公务员考试第一题需要我们概括社会上求快风气的原因。求快是好的还是不好的,出题人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态度。而这些原因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比如说国家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在客观上让我们选择快,同时,生活和工作压力增大,因为担心自己被时代抛弃,所以很多人主动求快。
公务员考试第二题讲的是D公司在应对车市发展的新趋势所做出的应对措施,包括创新、提高竞争力、优化升级体系等等,目的是什么?“实现快慢平衡”。
公务员考试第三题讲的是A市要打造休闲生活旅游城市,为什么?因为现在人们追求的是休闲的休假方式。说到这里,大家应该能有一个感受,平衡针对的是什么平衡呢?是收入和支出的平衡吗?是动和静的平衡吗?是两个力量之间的抗衡要达到某种平衡状态吗?都不是,它强调的应该是快与慢的平衡。
题干给定话题“平衡”借助客观题寻找材料重点:“快慢平衡”确定主题:掌握“快慢平衡”的艺术。
分论点选定:社会发展需要快慢平衡;公司发展需要快慢平衡;人的生活需要快慢平衡。
3. 借材料确定总分论点
公务员考试大作文总有一句话,叫做“参考给定资料”,所以总分论点的确立应该立足于所有给定资料。
各则材料讲了什么呢材料1-2讲城市发展应该注重快慢平衡。材料3讲社会发展需要注重快慢平衡。材料4同材料1-2。材料5讲快慢平衡有益于公司发展。材料6讲超前教育引发儿童成长问题(突出快慢不平衡是有害的)。
多则材料共同指向一个主题:无论如何,快慢平衡才是对的,才是好的。 每一则材料都是有用的,而每一则材料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客观题用过的材料,大作文依然可以用。
凡说:公务员考试大作文的观点来源于除去小题的其他材料。都是不对的。因为这种说法割裂了各则材料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的关系。更多关于公务员考试的备考技巧,备考干货,新闻资讯等内容,小编会持续更新。
公务员考试创新社会治理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公务员考试创新类话题、公务员考试创新社会治理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标签:公务员 材料 考试 平衡 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