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问答

2024广东省公务员考试报名时间(2024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科目)

[本站 2024广东省公务员考试报名时间♂2024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暂未启动,根据近几年广东公务员考试报名时间的推算,2024年广东省考网上报名时间预计将于2024年1月公布,笔试时间预计在2024年2月。公共科目笔试均包括《行测》和《申论》两个科目,行测100题,90分钟答题,申论笔试时间2小时。注意:以下内容参考2023年广东省考,请以最…

2024广东省公务员考试报名时间

2024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暂未启动,根据近几年广东公务员考试报名时间的推算,2024年广东省考网上报名时间预计将于2024年1月公布,笔试时间预计在2024年2月。公共科目笔试均包括《行测》和《申论》两个科目,行测100题,90分钟答题,申论笔试时间2小时。

注意:以下内容参考2023年广东省考,请以最新政策为准。

(一)报考资格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2.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心理素质和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3.报考年龄为18至35周岁(即1987年1月10日至2005年1月9日期间出生)。2023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以最高学历报考的,报考年龄放宽到40周岁(即1982年1月10日以后出生)。

报考法院法官助理、检察院检察官助理职位的年龄为18至35周岁(即1987年1月10日至2005年1月9日期间出生)。

报考地级以上市各级公安机关、法院、检察院和监狱、戒毒系统一线管理机构人民警察(司法警察)职位的年龄为18至30周岁(即1992年1月10日至2005年1月9日期间出生),报考此类职位的2023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以最高学历报考的,以及报考公安机关法医类和监狱、戒毒系统一线管理机构狱医、心理矫正类等特殊职位的,年龄放宽到35周岁(即1987年1月10日以后出生)。

报考公安机关特警类职位的年龄为18至25周岁(即1997年1月10日至2005年1月9日期间出生)。

4.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非广东省常住户口(生源)报考者限普通高等院校(非在职)本科以上学历并取得学士以上学位的人员(报考“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和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门职位”的除外)。

5.具有招录职位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1)报考要求“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职位,须曾在基层和生产一线工作累计满2年。

(2)报考“从本市人员中招录”的专门职位,应为职位所在地级市生源,或户口在职位所在地级市,或父母、配偶户口在职位所在地级市,或在职位所在地级市累计工作(含入当地社保)5年以上的人员。上述有关户籍要求应入户满3年以上。

(3)报考“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和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门职位的,限报服务(入伍)所在市、本人户籍(生源)所在市或省直机关相关职位,也可报考其他非专门职位。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2024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科目

2024年广东公务员考试未启动,根据近几年广东公务员考试报名时间的推算,2024年广东省考网上报名时间预计2024年1月,笔试时间预计在2024年2月。公共科目笔试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行政执法类职位、公安机关执法勤务职位和审计机关“审计专业类”职位还需加考专业科目笔试。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主要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应用、资料分析等内容。

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问题、材料三部分组成。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给定材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对给定材料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

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材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

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现代汉语),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

2024广东省必须用取得的最高学历报考吗

【问题】报考者最高学历专业与招考职位要求的学历专业不同,可否用非最高学历专业报考?

选调生职位和限应届生报考职位必须以最高学历专业报考。其他职位符合条件的可以用非最高学历专业报考。

以非最高学历专业报考的,须提供符合招考职位专业要求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以及职位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的证明材料。2024年国内普通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可以用非最高学历专业报考,在资格审核时提供有效的应届毕业生材料,但2023年9月30日前未取得最高学历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不得录用。在境内就读的中外合作办学2024年应届毕业生可以用非最高学历专业报考,在资格审核时提供有效的应届毕业生材料,但2024年12月31日前未取得最高学历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不得录用。

2024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若以非最高学历专业报考,不属年龄放宽之列。

【问题】在国(境)外就读,尚未取得国(境)外学历学位在读人员能否以已取得的其他学历学位报考?

不能。国(境)外学历学位的在读人员既不能以其尚未取得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证书进行报考,也不能以已取得的其他学历学位证书进行报考。截至2023年11月29日尚未取得国(境)外学历学位证书的人员均视为在读人员。

2024广东省考公务员考试基层工作经历重要吗

【问题】公务员考试基层工作经历重要吗?

基层工作经历对公务员来说很重要。

一方面,如果你想备考公务员,即便你满足了学历、户籍、年龄等常规要求,但没有基层工作经历的话,那么那些对此有要求的职位也只能望而却步;尤其是对于备考乡镇公务员的考生来说,基层工作经历可以说是普遍要求的,不可或缺。

另一方面,成为公务员后如果想换单位,遴选是主要途径之一,在省级机关遴选乃至中央遴选条件中都十分看重报考对象的基层工作经历,一般都要求选拔对象有3-5年的基层工作经历。

【问题】广东省考哪些属于基层工作经验的范畴?

基层工作经历,是指在县(市、区、旗)、乡镇(街道)党政机关,村(社区)党组织或者村(居)委会,以及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工作过(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不在此列)。在军队团和相当于团以下单位工作的经历,退役士兵在军队服现役的经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该基地为基层单位)参加见习或者到企事业单位参与项目研究的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

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经历及参加相关工作的,即使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也不视为基层工作经历。

【问题】基层工作经历起始时间如何界定?

在基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作的人员,基层工作经历时间自报到之日算起。

参加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广东大学生志愿服务山区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中央和地方基层就业项目人员,基层工作经历时间自报到之日算起。

到基层特定公益岗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初次就业的人员,基层工作经历时间从工作协议约定的起始时间算起。

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该基地须为基层单位)参加见习或者到企事业单位参与项目研究的人员,基层工作经历时间自报到之日算起。

在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单位工作的人员,基层工作经历时间以劳动合同约定的起始时间算起。

自主创业并办理工商注册手续的人员,其基层工作经历时间自营业执照颁发之日算起。

以灵活就业形式初次就业人员,其基层工作经历时间从登记灵活就业并经审批确认的起始时间算起。

2024广东省考常识判断考哪些?

参考2023年广东省考:

一、2023年县级卷常识考情

2023年的广东省考在题量上延续了往年的设置,县级试卷15道题,难度适中,考查时政的趋势较强。从表格可以看出,2024年-2023年的省考常识判断中看出,时事政治无疑是常识命题的重头大戏,连续5年占据了最大的比例。

在2023年省考常识判断各个模块题量分析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在考点分布上出现了极大的倾斜,即更加注重政治性考查。由此看出广东省考仍侧重于政治理论的考察,尤其时政性明显增强。法律和科技生活在2023年省考常识判断中的比重变化不大,经济题量较少,地理国情未见考查,但历史人文较2023年而言,比重大幅度下降,这是最大的变化。

时政题一枝独秀,县级的题目有15道,时政有8道,主要考查二十大和党史知识。时事政治关注的范围更多集中在二十大、领导人讲话、广东时政等内容,考生还需要积累常见的政治理论和党史知识,以不变应万变。

哲学政治的部分,相对于2023年的占比来说,2023年考查的题量小幅度下降,但仍然是考查的重点,需要注意,一般哲学原理和政治生活相结合来考查,2023年哲学常识的考查与二十大相关知识紧密相连。

法律的部分,相对于2023年的占比来说,2023年考查的比重有小幅上升。往年常见的宪法、民法典等法律知识未见考查,2023年主要侧重于考查《立法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知识,可见近两年的新法新规仍属于考查范围。

科技常识在近几年的考试中,题量起伏比较大,特别是相比于2023年,2023年考查的比重小幅度下降,主要侧重于与低碳生活相关的科技常识以及一些重大科技成就,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科技成就的考查与时政相结合,尤其是考查了最新科技成就。

地理常识在2019-2023年期间,每年考查占比都比较稳定,属于必考模块,但值得注意2021-2023年省考县级试卷未考查地理常识。因此,在这一模块中,需要参考往年的备考重点,如中国地理及与广东相关地理知识。

历史人文常识的题量相对于2023年的考试而言,2023年省考下降幅度较大,以诗词考查节日、节气为主要形式。一般历史考题多考查中国古代史,尤其和广东有密切关系的古代史常识,可将相关内容作为备考的侧重点。文学方面多积累名家名篇,注意诗词与节日、地理等知识相结合在一起考查。

另外,经济常识除2023年县级试卷未考查以外,近几年以来,每年都有1到2道题,题量比较稳定,主要侧重于宏观政策、经济学名词和经济学效应等内容的考查。在备考阶段,考生须注意把国家政策和常见的生活现象等方面与经济学知识结合在一起学习。

二、2023年乡镇卷常识考情

2023年的广东省考常识在题量上没有做调整,仍然延续传统,乡镇级试卷20道题。整体试卷出题的方向和往年基本保持一致,以乡镇相关内容更为主要。

最主要的知识点如预测一样,集中在二十大及广东时政要闻相关内容上,考生在对二十大重点掌握的基础上,对这部分题目的作答问题应该不大,另外一部分的时政内容贴近广东省的要闻大事,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多项内容出现在题目的时政部分。

其次,此次省考乡镇的题目中,对中共党史的考查相对来说题量保持稳定,但更加的细化。一部分内容需要对党史相对比较熟悉,加上找到题目中的关键词,方能得出答案。

科技部分的考查在此次考试里中规中矩,考查了基本的科技成就类,也考查了科技应用中的碳中和的措施。

在法律部分,此次考试涉及的法律一方面是相对而言比较新的法律,另一方面是和乡镇关系比较大的法律内容。但选项的设置为考生降低了难度,相对比较容易识别出错误答案,从而得到正确的。

历史人文、经济、地理国情部分则和往年一样,属于考查内容较少的模块。所涉及的题量比较少,知识点难度比较低。

标签:报考   考查   职位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公考路网立场,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k6./wenda/2669.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