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政策性银行招聘要求是什么 ♂
三天两检公务员考试 ♂
2023年即将结束,虽然这一年各种公务员考试都在进行,但现在的公务员考试已经不是当初的公务员考试了!国考可以说是非常稳定的了,但是今年大家有幸地遇到了“百年难遇”的国考延期!省考就更不用说了,今年的省考推迟了整整3个月,由此可见现如今的公务员考试已经呈现出了全新的特点。接下来高顿公考小编就带大家看一看公务员考试的新特点吧!
1、考试时间捉摸不定
上半年,2022多省公务员考试原定3月26日笔试,因当时疫情原因,大部分省份延期至7月9日。从温暖的春天推迟到了炎热的夏天,大家顶着40度的高温,坐在没有空调和风扇的考场里奋笔疾书,挥汗如雨。
下半年,2023国考笔试延期。未延期前防疫政策一直在变,从提前7天到达考点自我隔离到仅需三天两检,苦了异地考生,既费心又费钱!还没来得及吐槽呢,笔试确定延期了,好嘛,就当提前来考区旅游了。
12月7日疫情新十条政策出台,防控措施的叠加优化,这意味着我们正式迈向了结束疫情生活的道路。上海、江苏、浙江地方公务员考试随即如期举行,然而,考完直接阳了个阳。
2、考试内容推陈出新
以上海市考为例,考试内容出现新亮点!
立体图形也考数量关系。出现了数量关系以立体图形形式考查的题目,此题要求考生找出立体图形中面的个数。要求考生们在考试中克服“思维定式”,冷静对待考试中出现的“新瓶”,准确定位其所装的“旧酒”,依靠平时通过多做题目积累的考点,凭借做题养成的求同求异的解题思维,再新颖的题型也能迎刃而解。
3、备考节奏全部打乱
没有疫情的时候,笔试时间确定,大家能够给自己制定一套完整的备考计划,按部就班的复习。笔试因疫情推迟,备考周期拉长,大家无疑会产生焦虑情绪,学习计划也会被打乱,再加上工作等其他因素影响,很多考生只能遗憾弃考。以2023浙江省考为例,最终缴费28万人,但只有近17万人参加笔试。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有近4成考生弃考。
虽然当前公务员考试已经呈现了新态势、新特点,但是大家仍要以平常心对待,只要自身能力过硬,就不怕考试的变化,再难最终也能成功上岸!
三字一号公务员考试 ♂
报考条件(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二)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77年10月16日至1995年10月16日期间出生),2024年应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72年10月16日以后出生);(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四)具有良好的品行;(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七)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八)具备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然后每个职位有具体的报考要求,你可以下载2024年国家公务员招考职位表。详细了解各系统各职位的报考条件和要求。尽早树立目标。
三季度100个最缺工职业(未来十年最紧缺的职业) ♂
三季度100个最缺工职业
目前国内技工紧缺工种排名如下:
1.机械设计师
2.装饰设计师
3.牙医
4.风险控制专员
5.理财规划师
6.电子商务工程师
7、IT程序员
8.排水工程师
9.陈列设计师
10.维修电工
第一季度最缺工100个职业
4月26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全国招聘大于求职“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其中营销员、餐厅服务员、保安员、客户服务管理员、房地产经纪人、保洁员、家政服务员、快递员、汽车生产线操作工、包装工这10个职业位列前十。据统计,就业市场缺口数从2023年4季度的92.9万人上升到105.5万人(上升13.56%),首次突破100万人关口,居本排行发布以来的历史最高位,这说明了不少行业存在着严重的人才短缺。
第三季度最缺工
一般企业年末(合同工合同到期临新签订)考核未合格时~年初农历一月期间增减员工流动变化较大;特殊企业年中逢营业销售旺季(公司营销商品或劳务各存特点,如:营销空调的企业逢5~6月旺季需求人员相对增加)或期间忽有员工空缺岗位时,企业及时会招聘人才填补。
2020第三季度最缺职业
1、理财规划师工作
在过去几年,中国的理财业务每年的市场增长率已经达到18%,面对越来越多的个人、家庭甚至企业的困惑,未来我国“理财规划师”人才将处于紧缺的趋势。这些“钱袋子保姆”、“钱包秘书”,专业能力越强、工作经验越老道越吃香;收入不仅是佣金,还可以按项目或者按小时收取咨询费用。
三季度全国最缺工100个职业
不是工人岗。
市场管理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职业。
市场管理员是在商品集贸市场中,从事市场经营秩序组织、协调、管理工作的人员。
2023年10月,该职业进入2023年第三季度全国招聘大于求职“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
2023年第三季度最缺工的100个职业
据悉,关于2023年第三季度“最缺工”的100个职业分布来看,短缺的行业类别主要集中在社会服务领域(服务员、导购员、房产中介等)。
也许有很多人会疑惑,我们人口14亿之多,按理来说劳动力应该“过剩”而不应该“短缺”,可事实上并非如此,人数和劳动力,并不是同一个概念。
据数据显示,我国农民总人口约为全国总人口的60—70%,而人均耕地面积1亩左右。再加上如今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提升,不论是城镇居民,还是人口结构的变化,都对就业结构造成一定的冲击。
农民人口的数量,意味着专业技能的不足。
人口结构的变化,意味着无法缓解社会服务类行业的“用工荒”。
在2023年,受到疫情冲击,造成部分特定的密集型、接触性的服务行业的经营活动,受到很大阻滞,尤其是在受到疫情影响最严重的第一季度。随着复工复产的有序进行,各项社会经济活动也焕发活力,企业开始招工,求职者也开始奔波寻找工作。
在对待工作这件事,企业和求职者的态度和考虑截然不同。
企业认为尽可能压缩劳动力成本,不想要拿出高薪去招聘,想要通过压榨价格的方式,提升员工劳务付出的性价比。而求职者喜欢外表光鲜体面的工作,想着坐在办公室里能月入上万,希望付出能得到满足的薪酬回报。企业不愿意高薪招聘,求职者不愿意从底层一步步做起。
长此以往,自然会对工作环境造成恶性循环,无法平衡。
在2023年的疫情冲击下,造成了一定的短期和周期性冲击。
再加上随着互联网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如今的就业环境不再只是完美匹配,行业的风口也好,职场的缺口也罢,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不被淘汰。
一方面需要进行技能培训或提高,不断突破自己行业天花板,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另一方面也需要改变自身思维,不论是自主创业,还是顺应政策引导,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做出科学合理的选择。
标签:考试 职业 公务员 企业 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