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问答

简述如何提高课堂里的群体凝聚力(简述学与教的三种过程模式)

[本站 简述如何提高课堂里的群体凝聚力♂简述学与教的三种过程模式♂简述学习动机理论♂1.强化理论(1)强化理论是由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理论家们提出的。(2)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将强化分为三种方式: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自我强化。(3)替代性强化即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2.需要层次理论(1)需要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派马斯洛提出的。(2)马斯洛把人的需要按其出现的先后及强弱顺序…

简述如何提高课堂里的群体凝聚力

简述学与教的三种过程模式

简述学习动机理论

1.强化理论

(1)强化理论是由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理论家们提出的。

(2)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将强化分为三种方式: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自我强化。

(3)替代性强化即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

2.需要层次理论

(1)需要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派马斯洛提出的。

(2)马斯洛把人的需要按其出现的先后及强弱顺序分为高低不同的七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识和理解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3.动机归因理论

韦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控制源、稳定性、可控性。

4.自我效能感理论

(1)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

(2)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受行为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

(3)行为的先行因素即期待,包括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

(4)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成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暗示,情绪唤醒。

5.成就动机理论

阿特金森认为,成就动机由两种相反倾向的部分组成,一种称为力求成功,另一种称之为避免失败。由于两种动机所占比重的差异,会产生两种不同的人,一种称为避免失败者,另一种称之为力求成功者。避免失败者往往选择容易完成的任务,而力求成功者则喜欢具有挑战性的事情,倾向于选择成功率为50%的任务。

以上,就是对简述学习动机理论的全部回答,如果你想要了解或者学习更多教师招聘考试的知识,欢迎大家前往!


简述学习的概念

简述学习的概念是什么

标签:需要   理论   强化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公考路网立场,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k6./wenda/43894.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