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公务员考试纪律 ♂
如果你具备以下条件,那么你就可以报考国家公务员考试:(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2)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当年应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3)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4)具有良好的品行;(5)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6)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7)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8)具备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如果你是下面其中一种人,那么你将不能报考国家公务员考试:(1)现役军人;(2)在读的非应届毕业生;(3)在职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4)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和被开除公职的人员;(5)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录用纪律行为的人员;(6)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被辞退未满5年的;(7)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8)报考人员不得报考录用后即构成回避关系的招录职位。考生需要知道的是,报考国家公务员考试,具体到个人,还要看专业和岗位是否符合,基层工作经历、英语四六级、政治面貌等等,只有自身条件和招录岗位相匹配才可以报考。如果岗位对此不要求,则没有这方面的限制。
教育部公务员考试规定 ♂
公务员考试是由公务员局统一组织的,您想要报考哪个省份的,就关注该省份的考试信息即可。根据《公务员录用规定(试行)》第二章可知,考试属于公务员局管。第八条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公务员录用的综合管理工作。第九条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公务员录用的综合管理工作。必要时,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可以授权设区的市级公务员主管部门组织本辖区内公务员的录用。第十条设区的市级以下各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按照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的规定,负责本辖区内公务员录用的有关工作。第十一条招录机关按照公务员主管部门的要求,承担本机关公务员录用的有关工作。
教育部公务员考试试题类型 ♂
一、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科目为行政能力测验和申论。《行政能力测验》分为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推理判断、资料分析五大部分。1.常识判断考查20道题,涉及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可以概括啊归纳为三大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时事热点。自然科学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内容;社会科学包括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时事热点也就是对考试当年的整体国情、社情有一定的了解,尤其要关注重大的热点事件,如国家重要会议的召开、新出台的政策或法规、重大事件的发生等。2.言语理解与表达考查40道题,主要题型有逻辑填空、片段阅读、语句排序、文章阅读,其中考查的重点是逻辑填空和片段阅读。逻辑填空侧重于对词语的理解,有一词填空、两词填空和三词填空;片段阅读情况较为复杂,重视对文段材料的整体把握,重点考查类型有中心主旨概括类、意图推断类、细节理解类、下文推断类、语句衔接类等。3.数量关系10或15道题。数量关系包括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但数字推理近几年都未考查,大家可重点复习数学运算部分,包括基础运算问题、计数问题、行程问题、几何问题、时间问题、工程问题、浓度问题、利润问题等。4.推理判断考查40道题,主要题型包括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每类题型各10题。其中涉及对图形、词语概念的辨别、归类,对段落文字的理解以及对所呈现处的关系的比较、推理等。5.资料分析考查4篇资料分析,共20道试题。资料分析会考查文字型、表格型、图形型和综合型四类,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申论》省级(副省级)和地市级试卷的申论试卷均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二者所给的资料一般会有所差异,题目也不完全相同。申论考试一般会给出4~6篇左右的资料,通过设定问题,要求作答者在阅读完资料后,能站在“政府工作人员”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注重考查考生的文字阅读和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省级(副省级)申论侧重于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能力;地市级申论则偏重于测查贯彻执行能力。
标签:公务员 考试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