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问答

2023国考行测言语理解巧解主旨题——读懂转折词1(2023国考行测言语理解技巧:化繁为简,巧抓文段重点1)

[本站 今天公考路网(gk6.cn)分享2023国考行测言语理解巧解主旨题——读懂转折词1的知识,其中也会对2023国考行测言语理解技巧:化繁为简,巧抓文段重点1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现在开始吧!本文导读目录:1、2023国考行测言语理…

今天公考路网(gk6.cn)分享2023国考行测言语理解巧解主旨题——读懂转折词1的知识,其中也会对2023国考行测言语理解技巧:化繁为简,巧抓文段重点1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2023国考行测言语理解巧解主旨题——读懂转折词1

2、2023国考行测言语理解技巧:化繁为简,巧抓文段重点1

3、2023国考行测言语理解词语辨析之搭配对象不同1

2023国考行测言语理解巧解主旨题——读懂转折词1

  如果仅从文物价值来看,纸质版的古籍文献的确不适宜大规模地向读者开放,否则,因为频繁翻阅以及由此带来的细菌侵入,必定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它们的保存。但如果从史料价值来看,它却本应该向社会开放,因为只有这样,古籍的文献价值才能得到充分实现,学术研究也才可能取得长足的进步。

  这段文字重在说明古籍文献:

  A.需要民众参与研究

  B.保护技术有待提高

  C.是否开放是一个难题

  D.文物属性更应受到重视

  【解析】题干第一句话表明,文物价值来看纸质版的古籍文献不适宜大规模向读者开放,因为会影响保存。紧接着通过但转折后表明,史料价值来看纸质版的古籍文献应该向大众开放,因为有助于发挥其学术价值。既然开放和不开放都有其合理性,故是否开放确实没有定论,故本题答案选C。A、B、D三项的内容文段都未涉及,故排除。

  在本题中,转折词前后对比的是两个客观事实——文物价值上的不该开放和史料价值上的应该开放,都是合理的,因此不能只认为转折词前或者后是重点,而是要综合前后整体看待。因此,转折词的第二种作用就是,并列两种相反的客观事实,此时文段的重点需要兼顾全文进行概括和总结。

  通过这两道题,相信大家可以对转折词的作用有一个相对全面的了解。虽然转折词后面是重点的情况更多,但是各位考生在做题的时候切忌盲目迷信这种作用而造成不必要的失分,也应当熟悉转折词的其他作用,就题论题,抓住句间关系,才能够有的放矢,保证做题的正确率和效率。

  

2023国考行测言语理解技巧:化繁为简,巧抓文段重点1

  文化始终处于动态的演进过程中,抱残守缺只会让文化隔绝于世。抢救式、标本式的保护当然在特殊情况下必要,但是也可能吃力不讨好,至少无法实现传播的初衷。戏曲文化要重新在民间流行起来,一方面要放下架子,不计较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以观众喜爱为艺术创作的追求;另一方面要谋求艺术形式的融合与创新。在历史上,传统戏曲可谓是当时的流行音乐,为什么现在不能借鉴当代流行音乐的特长,使其在更多人的播放列表里流行起来?

  这段文字主要说的是:( )。

  A.戏曲文化传播不仅要引进来,更要走出去

  B.保护发展戏曲文化应兼容并包、勇于创新

  C.文化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演进过程

  D.过度保护反而易使戏曲文化发展陷入困境

  【解析】答案:B。

  整个文段一共有四句话。第一句告诉我们承接上文抱残守缺只会让文化隔绝。第二句承接上文的内容,进一步强调了抢救式、标本式的保护无法实现传播的初衷。第三句针对上文的抱残守缺、吃力不讨好的保护方法提出了该如何去解决。说明在戏曲文化中我们要做的是,放下架子,与艺术进行融合和创新。第四句通过一个反问句,再次证明了上文的观点,来说明传统戏剧文化就是要放下架子,与流行去融合创新。所以文段的重点是第三句,主要说的是戏曲文化要放下架子,要与艺术融合创新。

  A选项强调的是戏曲文化要引进来走出去,但文段主要说的是戏曲文化要放下架子,要与艺术融合创新。A选项不是文段主要说的内容,排除。B选项所说的是戏曲文化要兼容并包、勇于创新,我们刚概括出来的主旨是戏曲文化要放下架子,要与艺术融合创新,那这里的放下架子,要与艺术融合发展恰好对应的就是选项所说的兼容并包、勇于创新。所以主旨能够体现出来B选项的一个意思,所以保留B选项。C选项讨论的文化是什么,而文段主要说的是保护戏曲文化要怎么做,所以C不是文段主要说的内容,排除。D选项说的是过度保护会给戏曲文化带来问题,而文段主要说的是保护戏曲文化要怎么做,所以D也不是文段主要说的,排除。综合来看这道题目选择的是B选项。

  通过这一道题我们发现,在做题时分析句意,梳理作者的思路,真的是非常必要的。所以各位同学,在做这类型题目时,要牢记前面的三步骤,只要各位同学在做题时顺着这个思路去分析,就能无惧主旨观点题,拿下主旨观点题。

  

2023国考行测言语理解词语辨析之搭配对象不同1

  一带一路的宏伟构想,从历史深处走来,融通古今、连接中外,________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________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________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追溯 实现 植入

  顺应 承载 赋予

  遵循 明晰 提出

  适应 承接 蕴蓄

  【答案】B。解析:第一空,考查的是和时代潮流的搭配:追溯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本末,常指对过去探索,修饰潮流不恰当,排除A。遵循通常与规律搭配,与潮流搭配不当,排除C。第二空,考查与梦想的搭配:承接意为连接、交接,与梦想不搭配,排除D。承载梦想为常见搭配。进一步验证第三空赋予新的内涵也搭配恰当,故本题答案为B。

  通过搭配对象不同的学习,相信大家对于词语辨析从搭配对象来区分有了一定了解,后续遇到逻辑填空中需要词语辨析的题目,需要考虑搭配对象的不同来选择正确词语,再加上对其他几种辨析角度的多方位考虑,积累,联系实际用法,就能够挑选出最佳的选项。

  


2023国考行测言语理解巧解主旨题——读懂转折词1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2023国考行测言语理解技巧:化繁为简,巧抓文段重点12023国考行测言语理解巧解主旨题——读懂转折词1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标签:文化   戏曲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公考路网立场,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k6./wenda/83239.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