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公考路网(gk6.cn)分享2023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区分1的知识,其中也会对2023事业单位备考 聊聊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1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2023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区分1
3、2023事业单位备考-判断推理-数量类-线1
2023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区分1 ♂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行政法知识: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区分
行政法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和接受行政法制监督过程中而与行政相对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以及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行政行为以其对象是否特定为标准,分为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接下来一起学习一下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的具体区分:
一、抽象行政行为
抽象行政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针对不特定管理对象实施的制定法规、规章和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等行政规则的行为,其行为形式体现为行政法律文件,其中包括规范文件和非规范文件。
抽象行为具备的特征有:①对象的不特定性,如:《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就属于针对不特定的对象实施的抽象行政行为;②反复适用性,如双减政策并非一次性的,可适用于不同地区的;③不可诉性,双减政策不针对特定的某个人某个组织,因此不可诉讼;④准立法性。
抽象行政行为主要表现为行政立法,其种类分为:①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是为执行法律的规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规的事项。②部门规章,由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③地方政府规章,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④其他规范性文件,是指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是指行政机关对不特定对象发布的能反复使用的行政规范性文件。
二、具体行政行为
具体行政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或者个人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行使行政职权,针对特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就特定的具体事项,做出的有关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的单方行为。判断具体行政行为要看是否是行政主体行使,行使的是否是行政管理职权,针对的是否是特定的人或者事项。如张三因骑单车逆行被交警罚款20元,属于具体行政行为。
具体行政行为的基本要素:①具体行政行为是法律行为;②具体行政行为是对特定人与特定事项的处理;③具体行政行为是单方行政职权行为;④具体行政行为是外部性处理。
【例题】
1.(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具体行政行为的是( )
A. 某公司产品不符合产品质量标准,被工商局吊销营业执照
B. 某超市出售变质产品,被食药监局处以1000元的罚款
C. 某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的意见》
D. 某铝厂因超标排放污染物,被环保局责令停止生产
【答案】C【解析】A吊销营业执照、B罚款、D责令停产停业均属于具体行政行为。C政府发布的意见属于抽象行政行为,即指国家行政机关针对不特定管理对象实施的制定法规、规章和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等行政规则的行为,其行为形式体现为行政法律文件,其中包括规范文件和非规范文件。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2.(单选题)抽象行政行为是具有行政权能的组织针对不特定行政相对人所作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下列不属于抽象行政行为的是( )
A. 某公安局对违法规定驾驶三轮车载客的违法行为人处以50元的罚款
B. 某市交通管理机关规定,非本市机动车号牌的车辆每天7:00-20:00期间不得驶入市内一环区域
C. 某市政府作出在市区内禁止燃烧烟花爆竹的决定
D. 某市劳动局规定,本辖区内企业与民工之间签订的劳动合同应该报到本局备案
【答案】A【解析】A选项为行政处罚,具体行政行为。BCD都针对不特定的对象,为抽象行政行为。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
2023事业单位备考 聊聊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1 ♂
聊聊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自然人是最基本的民事主体,《民法典》中规定了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制度、监护制度、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制度等,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聊聊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一、概念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指自然人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二、起始时间
始于出生、终于死亡。自然人的出生时间和死亡时间,以出生证明、死亡证明记载的时间为准;没有出生证明、死亡证明的,以户籍登记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记记载的时间为准。有其他证据足以推翻以上记载时间的,以该证据证明的时间为准。
三、胎儿的民事权利能力
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四、特点
1. 主体的平等性
我国公民民事权利能力的平等性主要表现为:
(1)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无论民族、种族,性别、年龄、职业,政治态度、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职务高低、财产状况和居住年限等方面有何差异,但他们在民事权利能力方面都是平等和无区别的。
(2)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有资格平等地参加民事法律关系,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不受有无行为能力的限制。
(3)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当其合法民事权利受到侵害时,都有权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通过法律手段制裁违法行为人,给公民合法民事权益的实现提供法律保障。
2. 内容的统一性
公民民事权利能力的内容,是指法律赋予公民可以享有原各种民事权利和应当承担的各种民事义务的范围。公民所享有的民事权利和承担的民事义务是统一的,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3. 现实可能性
我国公民享有的民事权利能力具有实现的现实可能性,它体现为:
(1)我国公民享有的民事权利能力具有实现的物质基础国家的社会经济政策、公共设施及公民实际掌握的物质财富,可以保障他们行使各种民事权利。
(2)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为公民实现其民事权利能力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保障。
以上就是小编跟大家分享的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知识点,希望大家能够及时掌握。
例题
1. (单选题)自然人( ),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A. 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截止
B. 从年满10周岁起到死亡时间止
C. 从年满16周岁起到死亡时止
D. 从年满18周岁起到死亡时止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民事主体。根据2023年版《民法典》第十三条,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
2. (多选题)小张和小王是一对新婚夫妇,小王怀孕后,小张的父亲老张将一块祖传玉石赠与小王腹中的胎儿,并实际将玉石交付给小张和小王夫妇,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如果胎儿出生且是活体,该玉石归小张和小王
B. 如果胎儿出生且是活体,该玉石归这个婴儿
C. 如果胎儿出生1小时后死亡,该玉石归小张和小王
D. 如果胎儿出生1小时后死亡,该玉石仍归老张
【答案】BC【解析】本题考查民事主体。根据2023年版《民法典》第十六条,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AB项,如果胎儿出生且是活体,赠与成立,该玉石即归这个婴儿。A项错误,排除。B项正确,当选。CD项,如果胎儿出生1小时后即死亡,该玉石为婴儿的遗产,按照法定继承处理遗产,由婴儿的继承人小张和小王继承。C项正确,当选。D项错误,排除。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C项。
2023事业单位备考-判断推理-数量类-线1 ♂
1.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观察特征。
观察发现图形组成凌乱,优先考虑属性类和数量类规律。
第二步,一条式,从左向右找规律。
图形无明显共同属性优先考虑数量类,所有图形封闭区间明显,优先考虑数面,但是面无规律,近一步观察发现图一至图五均为一笔画图形,所以考虑图形笔画,最终?处选择一笔画图形,A、B、C均为两笔画图形,只有D为一笔画图形。
因此,选择D选项。
2. 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②⑤⑥
C.①⑤⑥,②③④
D.①③⑤,②④⑥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内部线条的特征比较明显,考虑数线。
第二步,根据规律进行分组。
通过观察发现,①⑤⑥图形内部线条数是4条,②③④图形内部线条数是3条,根据图形内部线条数进行分组,只有C选项符合。
因此,选择C选项。
3.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题干均出现汉字,考虑汉字的笔画数。
第二步,一条式,从左到右找规律。
整体观察发现,题干所给汉字笔画数依次为6、7、8、9,呈等差数列,问号处应选择笔画数为10的选项,只有C项符合。
因此,选择C选项。
4. 选出你认为最合适的一项,取代问号处( )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曲线特征明显,考虑数曲线。
第二步,九宫格,横向规律较为常见,优先考虑。
第一行中曲线数依次为1、2、3,呈等差规律;第二行验证,符合规律;第三行应用规律,前两幅图曲线数依次为1、2,只有B项符合。
因此,选择B选项。
5. 请从四个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一项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图1是常考的一笔画图形,图2是常考的两笔画图形,考虑笔画数。
第二步,一条式,从左到右找规律。
所给图形的最少笔画数分别为1、2、3、4、5、?,呈等差递增规律,故问号填最少笔画数为6的图形,选项中仅有C项符合。
因此,选择C选项。
6. 请从四个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一项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线条特征明显,且图形均为汉字,优先考虑汉字笔画数。
第二步,两段式,第一段找规律,第二段用规律。
第一段中汉字的笔画数依次为2、4、6,呈等差数列;第二段中前两个汉字的笔画数依次为2、4,问号处应选择汉字笔画为6的图形。
因此,选择C选项
7.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五角星是常考的一笔画图形,考虑笔画数。
第二步,一条式,从左到右找规律。
题干所给图形均为一笔画图形,问号处也应填入一个一笔画图形,只有C选项符合。
因此,选择C选项。
8.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线条的特征比较明显,考虑数线。
第二步,一条式,从左到右找规律。
观察发现,题干图形直线数量分别为3、4、5、3、2、?,曲线数量分别为2、3、4、2、1、?,直线数量减去曲线数量等于1,故问号处应选择一个直线减去曲线等于1的图形,只有C选项符合。
因此,选择C选项。
9. 填入问号处最恰当的是: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线条的特征比较明显,考虑数线。
第二步,一条式,从左到右找规律。
题干图形中含有的横线条数分别为1、2、3、?、5,呈等差数列规律,问号处应填入一个含有4条横线的图形,只有A选项符合。
因此,选择A选项。
10. 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观察特征。
元素组成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者属性类。题干图形均为汉字,优先考虑笔画。
第二步,一条式,从左到右找规律。
汉字的笔画数依次为1、2、3、4,呈等差数列,问号处汉字笔画应为5,只有D项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当图形出现汉字时,常考规律有:(1)汉字的笔画数;(2)面的个数;(3)汉字的结构(上下、左右、全包围、半包围等);(4)求同运算(偏旁部首或笔画求同)等。
2023事业单位备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依法治国1 ♂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任务和原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一个基本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其本质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小编今天带大家来了解一下依法治国的相关知识。
一、依法治国战略的提出
1996年,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根据党中央的建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一个基本方针,明确载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二〇一〇年远景目标纲要》。
1997年,党的十五大根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世纪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在党的最高政治文件上实现了从“社会主义法制”向“社会主义法治”的转变。
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治国方略,被正式写入宪法修正案。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初步形成。
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还把依法治国作为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项基本内容。
2024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
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科学内涵
依法治国,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对于依法治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
(1)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和根本制度决定的。
(2)依法治国的客体是国家各项工作,主要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
(3)实施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是宪法。
三、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依法治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保证。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依法治国是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例题】
1. (单选题)( )明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A.十六大
B.十七大
C.十八大
D.十九大
【答案】D【解析】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可知,D项当选。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2. (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 )宪法修正案时写入的。
A.1993年第二次
B.1999年第三次
C.2004年第四次
D.2024年第五次
【答案】B【解析】1999年3月,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中,正式将“依法治国”写入了宪法。1999年宪法修正案中将宪法第五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