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判断对错标准 ♂
申论考试想要作答完美,必须符合四大标准:要点、要点的个数、要点的要求、标题的格式。
虽然申论试题均为主观题,但是除了最后一道文章论述题之外,其他题目都有标准答案。归纳概括、综合分析、提出对策、贯彻执行四大类题型,一般都根据阅卷领导小组制定的标准答案按点给分。这个点就是要点。
一般而言,申论的要点是按照分值来安排的。通常10分的题目要点在5个左右,15分以上的题目要点一般在6-10个左右。大多数考生申论分数不高,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前面几道题回答得不够全面,要点不全或者基本没有要点。
阅卷时,一般阅卷者会关注要点的“关键词”是否出现,只要关键词存在,整句话的意思相符或相近均可给分。
1.逻辑
所谓逻辑,就是采分点之间的组合和排列方式。申论的答案要点之间存在着逻辑关系。因此,申论的点需要按照一定的结构来排列,实现内容与结构的统一。逻辑分所占分值并不固定,从3分到15分不等。尤其是贯彻执行题,内在的逻辑性要求更高,需要考生认真掌握。
2.语气
一般情况下,申论作答的语气只是要求严肃认真,但在部分试题中也会对语气作出一定的限制,即作答语气须与题目设定的情境、身份相符,这亦是得分的关键点之一。不符合题目语气要求的,将被扣除相应的分数。
这些限制条件一般通过两个方面来体现:一是作答者与对象之间的关系,即是政府面对群众,或者下级面对上级,又或是上级面对下级等等;二是任务的特殊性,如宣传类的应用文要求语气具有号召性和感染力,方案类的应用文则要求语气严肃、用词严谨等等。
3.卷面分
卷面在评分时也占有一定的比重,主要指对于错别字的处理标准。一般而言,每3个错别字扣1分,最多扣3分,相同的错别字不重复计算。虽然看似卷面分差别好像不大,但实际上是对阅卷老师心情的影响,卷面好的与卷面差的一套试卷下来,差别高达十分。
4.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需要独立占格,这是标点符号最基本的格式,很多考生习惯于将标点符号点在字的右下角,平时不是很显眼。但是,国考是有格子的,而标点符号的格式在评分标准中有明确的要求,所以必须习惯于将标点符号也当成文字的一个独立部分。
单独占格的标点符号一般有以下几种:逗号、分号、冒号、问号、感叹号、句号、顿号等。需要占双格的标点符号一般有如下几种:破折号、省略号、引号、书名号、括号等。对于双格标点符号,一定要注意即使是多个格子也依然要将其写成一个整体。
5.错别字
错别字包括笔误、由于不会写而使用的“代替字”、生造词、病句、语法错误,有时也包括常识错误,如写错领导人名字、地点、时间等。
以字为单位,,申论每3个错字扣1分:以词、句或常识项为单位,每错一处扣1分,错字在一篇文章中最多扣3分。写错了意识到就会涂改,有涂改就会影响卷面,但决定扣分的并不是卷面凌乱,而是写错的地方。
卷面的脏和乱只能影响阅卷者的主观感受,间接影响在扣分时下手重一些,并没有一份阅卷规则会规定卷面不整洁的必须扣多少分。
6.字迹
申论是电脑阅卷,经过扫描答题卡的技术处理,可以保证阅卷者看到的字迹是清晰的,除非有意乱写、通篇涂改,否则不会出现由于书写不清而影响阅卷的情况。
字迹和涂改一样,涂改多少、字迹好坏,对阅卷者的心理有影响,是否扣分、扣多少?取决于阅卷者个人的判断,阅卷规则对此不作规定;如果扣分有偏差,其他阅卷人员的交叉评分和组长复核将会纠正。
一般说来,字迹美观、分段合理、干净整洁的卷面往往让考官赏心悦目甚至一见钟情,足以让沉溺在千篇一律的机械阅读的考官眼前一亮,那分数自然就高了。
好的字迹会让考官容易深入阅读考生的作答,那么即使文章写得并不是很好,考官也会珍惜自己对这份考卷的“奉献” ,不会轻易让被欣赏的人拿到过低分数。
说到底,文章得分多少是由文章内容的质量高低决定的,在“不必要”做的事情上过于投入,难免以辞害意、因小失大。
7.格式
(1)数字的格式
对于一个两位及以上的独立数字来说,两位数字占一个格子,例如2011,就是“20"一格, "11”一格;奇数位数的数字同样适用,最后空一个字符即可。
如10000,最后一个出现一个"0" ,后面空着,以此类推。但不管是哪种情况,如果此数字是作为一个整体出现的,那就必须保持其形式上的完整性,即靠近写出。
(2)写不写“答”的问题
几乎每次都有考生在思考这个问题,其实在改卷的时候,没有哪位考生是因为写了“答”字而多得了几分,也没有哪位考生因为没有写而被扣掉几分。
所以结论就是写不写都可以,只要保持整个答案的格式一致性即可。如果写,那就是“答”和其后面的冒号占两格,顶格写,后面分段直接空两格开行。如果不写,开行的格式和后面分段开行对齐。
(3)横着写还是竖着写的问题
这个问题和前一个问题一样,没有固定的回答。如果你能保证在给定的行数内,能将所有考虑出的答案写出来,完全可以竖着写。
条理还比较清楚,阅卷老师也很容易找你的点。但如果你不能保证或者想多写点内容,那就最好不要竖着列下来,因为竖着写,几乎每一行都会有几个空格,这些空着的格子也许对有些考生来说,就意味着可以多写一两条不同的意思。但是横着写也并不意味着要把所有内容融到一起,同样可以用语言分节符或数字分节符表示出层次关系。
文字书写的格式不正确,比如标题位置不对,段首没有空格。有的考生会为了标题应该居中还是空4格书写而犯难,实际上简易的标题写法是直接从左边数,空出4个格写。
精密的写法是数好标题字数,在一行或两行内居中书写,前后的空格数均匀,两种写法都不会扣分;每段开头应该空2格,不空格有可能总体上失1、2分。
比这更重要的是,标题和正文决不能写在答题格之外,不能溢出格子,否则溢出格子外的文字不计分,文章总体还可能扣分。
但是如果有副标题,在正标题下面空两格(正标题文字的两格)写破折号,起写副标题,但是要将正副标题作为一个整体写在中间。
一般不提倡大家使用太长的标题,但如果标题过长,分两行书写,一般格式是上一行长一些,下一行短一些,两两居中对齐。对称式的标题或者中间空一格写成一行或分两行书写。
考场上的任何问题都不能忽视,考生一定要多多留心。在作答申论题目时,考生一定要仔细审题、注意格式,一旦跑题那么之前付出的努力都将白费。
公务员考试判断技巧 ♂
旺黔诚大树职教给大家解答!
定义判断归属于行测中的“判断推理”模块。定义判断题目涉及范围广,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心理等各个领域,很多同学认为题干内容较专业,读不懂,或读懂了,但选项选不对。
其实,定义判断的很大一部分题目可以通过“关注被定义项、合并同类项、列举排除”3个技巧来搞定。
一、关注被定义项
定义判断解题顺序首先先看问法,题干中可能出现多个定义,但问法可能只问其中某一个定义,此时我们关注被定义项即可。
二、合并同类项
做题时间紧迫,定义又较难读懂时,可以分析选项,将意思相同的同构选项进行合并,将选项归纳为2-1-1或3-1的形式,快速排除。特别关注“1”型选项,因为正确答案极有可能是它。
三、列举排除法
适用于定义较长,题干已经把定义的范围用例子的形式列举出来了,此时我们只需要根据所列举的情形与选项一一匹配进行取舍。
一、判断推理
在国考中,逻辑判断、图形推理、类比推理和定义判断是四大常考题型,每种题型均考查10道题。市地级有5道题目是以一题五问的形式考查。图形推理市地级比副省简单。定义判断命题形式更加灵活,以诗句、俗语、古文以及图片等呈现。类比推理侧重考查概念间关系和常识。
大树职教作为贵州本土的专注于公考/编制类培训的企业,有着很多的经验,大家有关于这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问哦!旺黔诚·大树职教在省考面试中已经连续三年拿下省考面试全省第一!
二、考察重点
(一)图形推理
1.考查重点:图形共性、数量关系和立体图形。其中图形对称性、相对位置等考查频率较高;立体图形考点多样、难度大,包括空间折叠、三视图、截面图和立体拼接等。
2.备考策略:掌握基础考点,每日一练,培养图形敏感度,明确解题思路。
图形推理看起来很乱,其实都是有规律的。前提是熟悉常考的考点以及它的特征。
1、图形组成相同的,优先考虑位置的规律;2、图形组成相似的,优先考虑样式的规律;3、图形组成不同,考虑数量或属性;
(二)定义判断
1.考查重点:常考社会学、心理学、文学、法学以及管理学等学科概念。
2.备考策略:掌握定义判断核心成分的分析方法,充分理解定义内涵,积累社会热点、拓宽常识储备。
(三)类比推理
1.考查重点:经验常识中的功能关系、加工关系、职业关系,言语关系中的词义关系,逻辑关系中的概念间关系。
2.备考策略:掌握基础考点,常态思维,分析词项间本质关联。积累常识。
(四)逻辑判断
1.考查重点:必然性推理重点考查假言命题、综合推理和朴素逻辑。可能性推理侧重考查加强型、削弱型、前提型;从论证模型上看,求异论证和实践论证等考查频率较高;其中,选项力度比较是可能性推理需要关注的重点。
2.备考策略:逻辑和生活思维大相径庭,需系统性学习以转换思维,大量刷题掌握推理规则和常考论证模型,进而形成高效解题的思维路径。
行测如何能在保证正确率的情况下提高做题速度至关重要。
1、快速抓取有效信息,读懂题干材料
(1)抓取每句话的论述对象,理解句意。
(2)联系上下文,分析句间关系。
(3)把握作者写作意图,判断材料重点。
1、整张试卷各模块的做题顺序
(1)常识积累较少的考生:言语理解-资料分析-判断推理-常识-数量关系。
(2)常识积累较多的考生:常识-言语理解-资料分析-判断推理-数量关系。
当然,做题顺序因人而异,总体的原则是:把自己擅长的模块放在靠前的位置,把会做的题目的分都抓住。在国考中,对于重点拿分的题型要集中注意力,保证正确率达到80%,如:片段阅读15个题、文章阅读10个题、资料分析20个题、逻辑判断10个题。
2、每道题的做题顺序
面对一道题时,我们应先看问法。一方面,通过问法识别题型,进而确定解题方法和选择选项的原则。另一方面,带着问法去阅读材料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此外,考生一定要看清问法中是否含有“否定词”。 比如: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对立互补命题的是( )。这种“选非题”,尤其要当心。
最重要的一点:遇到难题果断放弃。遇到难题时,不要一直纠结而浪费时间,这时候比的是谁先放弃,这类型比较难的题目,最后可以根据选项均匀分布的特点去蒙一个。
合理的放弃是一门学问。行测看的是总体分数,与其在难题上浪费时间,不如把时间用在简单的题目上,避免能做对的题目因为没时间做而失分,给大家两点建议。
(1)评估自身短板,对不同类型的题目进行取舍。比如:对于数学基础特别薄弱的考生,中公教育建议大家是放弃部分乃至全部的数量关系题,放弃每篇资料分析的最后一道小题,直接蒙一个答案。这样可以节约大量时间,从而提升其他模块的正确率,把会做的、能得的分抓住。
(2)划分题目难易度,对无头绪,拿不准答案的题目不过多纠缠,相信第一感觉,快速选择。放弃的题目可以先蒙一个答案并做好标记,最后若有时间再回头解决。
行测考试是一场竞争的考试,高分进面是我们的目的,各位考生在结合自身优劣势的前提下,一定要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得分策略。除此之外,大家要明白,所有的理论都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所有的技巧也都是建立在大量练习的基础上。
以上是旺黔诚大树职教整理的如何提高行测判断推理做题速度的内容,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或者学习更多关于公务员考试/遴选、事业单位\教师\银行\国企招聘等的内容或者想问的问题,小编都可以给大家解答!欢迎大家前往贵州旺黔诚大树教育官网具体了解!
公务员考试判断技巧有哪些 ♂
一、文字型材料:快速定位法
快速浏览整篇材料,提取片段信息、关键词汇并做好标记,然后根据片段信息分析各段大意,再观察题目,由题目中的关键字眼,对应查找上步提取的关键字,可快速定位到文章的相关段落,可起到提高做题速度的效果。
特点: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文字资料,其主要特点是数据含量大,数据关系复杂。文字资料基本上是由并列结构和总分结构组成,可借用语文文章阅读中的段落结构分析法来理清各个相关数据间的并列或总分关系。
二、表格表格型材料--交叉项法
交叉项法:快速浏览表格后,弄懂其标题(包括单位)、横标目、纵标目和注释等所代表的意义,再根据题目定位到相应的横、纵标目,即可在其交叉处获得相应的数据。
特点:这种方法适用于表格材料,其主要特点是数据量大,分类清晰。表格由标题(包括单位)、横标目、纵标目、表格的数据和注释等组成的。表格的数据在横标目和纵标目的交叉处获得,它是对横、纵标目两方面的结合的描述。
三、表格型材料--图形要点抽取法
图形要点抽取法:快速浏览图形后,弄懂其标题、横坐标(单位)、纵坐标(单位)和图注等所代表的意义,再根据题目定位到相应的横、纵坐标和图注,即可获得相应的数据。
特点:这种方法适用于统计图,其主要特点是数据量相对较小,数据趋势明显。统计图样式多种,要从不同的要点入手。例如,扇形图主要提取标题、图注信息;条形图、折线图主要提取横纵坐标等要点。
四、综合性材料--综合分析法
综合分析法:快速浏览资料,重要的是抓住文字、图形、表格两两之间或者三者之间的关联点。在理解文字材料中的关键词、表格的各级标目和标题、图形的标题的基础上,弄懂整篇材料的含义,再根据题目定位到相应的段落、表格或图形的某一点,即可获得相应数据。
特点:综合资料是将文字资料、统计图和统计表两种或两种以上综合在一起,同时出现的一种题目,增加了考试的难度,其考查的难点在于弄清文字、表格或者图形的实际含义和彼此之间的内在关系,特别是事理关系和数理关系。
五、逻辑判断
逻辑判断主要测查的是报考者对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演绎和归纳的能力,其中理解是基础,演绎和归纳是重点,要求考生有清晰的思维。
根据逻辑判断的题目要求,解题时需要遵循以下两个原则:①假设正确,即题目所说的话无论是否和实际相符,都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②不需附加任何说明即可推出,这就提醒考生在解题时不要主观臆断,附加自己的想法,而应以题干内容为准。
标签:判断 题目 关系 标题 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