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科技常识积累 ♂
不要考,如果你连这个都不了解,说明你根本不熟悉公务员的工作,实际情况会让你失望的,别接触社会的黑暗了。拜托
公务员考试科技常识考点 ♂
【导读】目前,很多考生都在进行2023年公务员考试准备,有很多地区公务员考的是公共基础,所以备考公共基础就很重要了,在进行公共基础学习的时候,教材准备是首要的,然后就是进行教材的掌握和了解,之后就需要进行习题巩固了,再次过程中,一定要进行技巧的总结和使用,下面给大家整理了公务员公共基础必背考点,一起看看吧。
公共基础知识必背考点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
2、毛泽东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4、当代中国的政府与政治:中国的国体与政体、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公共行政、公共政策、公共服务。
5、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价值取向、道德修养、行为规范。
6、法律知识:法学基础理论、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及行政诉讼法等(报考全省法院、检察院系统法律专业职位的加试内容,包括上述范围及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知识)。
7、语文基础知识和公文写作:汉字、词汇、语法、修辞、文学常识,党政机关公文基本知识、常用公文写作、常用事务文书写作、公文处理。
8、经济知识和科技知识:微观经济、宏观经济、国际经济、金融经济、产业经济,科技创新、科学前沿、科技常识。
9、历史知识: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现代史。
10、其他知识:最新的时政知识。
公基备考方式
(1)专业辅导:专业的科目,是由专业的教师来解说,便于大家接受到专业的知识。
(2)专项进步:常识判断部分马哲、法律、经济这部分的内容属于专业性比较强的科目,所以需求专业性、体系性的学习才干取得这部分的高分;包含时政,科技人文历史也需求体系的整理和解说,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背诵和积累,才干更加有效的进步学习功率。
(3)题海巩固:学习完理论,记忆完内容,需求将理论转化为分数,所以这时候需求做题来操练;根据学习的经验,往往是白天学习理论后,晚上做题才干巩固这部分的理论,学会这部分的内容。
(4)答疑解惑:在做题完毕后,每个科目的教师都会为学员答疑解惑,并且在课程结束后,每位学员遇到难题,都可以在群里找到该科目的教师,为自己持续答疑解惑。
关于2023年公务员公共基础怎么学以及必要的考点,希望2023年考生能够收藏起来,更多公考相关资讯,欢迎大家持续关注,加油,成功就在眼前。
公务员考试科技常识题库 ♂
【题型】单选题 【试题ID】40052329 11、首次把《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编在一起的学者是: A.朱熹 B.程颐、程颢 C.董仲舒 D.颜之推 【答案】A 【正确率】36% 【答题次数】1214次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人文-文学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二步,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于淳熙九年(1182年),首次将《礼记》中的《中庸》《大学》与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记录孟子言行的《孟子》四书合刊,即经学史上的“四书”。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程颢、程颐被认为是北宋理学的实际开创者,所创建的“天理”学说受到后世历代封建王朝的尊崇。其理学思想主要见于《遗书》《文集》和《经说》等,后均收入《二程集》中。 C项:董仲舒,西汉哲学家。创建了一个以儒学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主张“天人感应”“大一统”“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董仲舒著作甚多,有一百多篇文章、词赋传世,尚存的有《天人三策》《士不遇赋》《春秋繁露》及严可均《全汉文》辑录的文章两卷。 D项:颜之推,我国古代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一生著述甚丰,但所著书大多已亡佚,今存《颜氏家训》和《还冤志》两书,《急就章注》《证俗音字》和《集灵记》有辑本。 【来源】2019春季联考-常识大题库第35题、2024年0420山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网友回忆版)第15题、2024年0420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网友回忆版)第8题、2024年0420湖南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网友回忆版)第88题、2024年0420江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乡镇)(网友回忆版)第10题、2024年0420江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县级以上)(网友回忆版)第9题、2024年0420黑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网友回忆版)第7题、2024年0420湖北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网友回忆版)第11题、2024年0420内蒙古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网友回忆版)第10题 【题型】单选题 【试题ID】40052332 12、下列关于粉尘爆炸的说法错误的是: A.颗粒越小越易燃烧,爆炸也越剧烈 B.越易氧化的物质,其粉尘越易爆炸 C.越易带电的物质,其粉尘越易爆炸 D.含卤素和钾、钠的粉尘,爆炸趋势增强 【答案】D 【正确率】27% 【答题次数】2885次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科技-物理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科技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粉尘发生爆炸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归纳起来主要是燃料、氧气和温度等。根据实践分析,有机物粉尘中含有COOH、OH、NH2、NO、C=N、C=N和N=N的基团时,发生爆炸的危险性较大;含卤素和钾、钠的粉尘,爆炸趋势减弱,并非增强。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粉尘爆炸,指粉尘在爆炸极限范围内,遇到热源(明火或温度),火焰瞬间传播于整个混合粉尘空间,化学反应速度极快,同时释放大量的热,形成很高的温度和很大的压力,系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功以及光和热的辐射,具有很强的破坏力。 A项:粒径大小是影响粉尘爆炸反应速度和灵敏度的重要因素。颗粒越小越易燃烧,爆炸也越强烈。粒径在200μm以下,且分散度较大时,易于在空中飘浮,吸热快,容易着火。 B项:粉尘的表面能吸附空气中的氧,颗粒越细,吸附的氧就越多,越容易加快其反应速率因而更易发生爆炸。 C项:越易带电的粉尘越易爆炸,如合成树脂粉末、纤维类粉尘、淀粉等。这些导电不良的物质与机器或空气摩擦产生的静电积聚起来,在达到一定量时,就会放电产生电火花,构成爆炸的火源。 【来源】2019春季联考-常识大题库第36题、2024年0420山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网友回忆版)第16题、2024年0420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网友回忆版)第19题、2024年0420湖南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网友回忆版)第94题、2024年0420新疆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网友回忆版)第16题、2024年0420江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县级以上)(网友回忆版)第4题、2024年0420黑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网友回忆版)第8题、2024年0420湖北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网友回忆版)第12题、2024年0420内蒙古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网友回忆版)第11题 【题型】单选题 【试题ID】40052501 13、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鄱阳湖栖息着世界上最大的白鹤群 B.我国最早出现的种植业位于松花江流域 C.被誉为“天上云霞,地上鲜花”的是四川蜀绣 D.东北平原是中国第二大平原,也是中国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 【答案】A 【正确率】16% 【答题次数】3763次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科技-地理国情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地理国情。 第二步,鄱阳湖是全世界最大的白鹤集中越冬地,白鹤的数量占全世界总数的95%以上,堪称鹤之天堂。每年冬季,国内外专家学者从世界各地来到鹤乡——吴城。国际鹤类基金会主席阿基波先生惊呼这里是世界仅存的一处最大的白鹤类栖息地,其价值很高,世所仅有。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我国最早出现的种植业位于黄河、长江流域。 C项:被誉为“天上云霞,地下鲜花”的是杭州织锦。 D项:东北平原是中国第一大平原,是中国重要的粮食、大豆、畜牧业生产基地,也是中国重要的煤炭、钢铁、机械、能源、化工基地。 【来源】2019春季联考-常识大题库第42题、2024年0420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网友回忆版)第12题、2024年0420江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乡镇)(网友回忆版)第2题、2024年0420江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县级以上)(网友回忆版)第17题、2024年0420天津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网友回忆版)第54题、2024年0420新疆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网友回忆版)第17题、2024年0420内蒙古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网友回忆版)第15题、2024年0420湖南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网友回忆版)第97题、2024年0420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网友回忆版)第8题、2024年0420黑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网友回忆版)第11题、2024年0420湖北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网友回忆版)第13题 【题型】单选题 【试题ID】40052361 14、唐太宗李世民曾言: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下列哪一人才选拔制度与其所言体现的用人理念最契合: A.科举制 B.察举制 C.世卿世禄制 D.九品中正制 【答案】A 【正确率】71% 【答题次数】1230次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历史-中国史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史。 第二步,“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这句话指只要是有才能的人,都可以为官;即使有的人有亲属关系,若没有才能也不任用。唐太宗是创立完善科举的关键人物,他即位后,任人唯才,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这句话符合科举制度的理念。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察举制是从中国汉代开始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C项:世禄世卿制是最高统治者按血缘关系的远近,分封自己的亲属;中央和地方的各级权力,分别掌握在大大小小的贵族手中。而且世代相传,不能随意任免。 D项:九品中正制是汉魏晋时期的举荐制度,由专任的中正官拣选人物,选才的标准是士人的行状和家世。 解题技巧:本题适用于主体词对应法,唐太宗时期对应的选官制度为科举制,只要知道这一点,可以秒杀A选项。因此,选择A选项。 【来源】2019春季联考-常识大题库第46题、2024年0420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网友回忆版)第11题、2024年0420江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县级以上)(网友回忆版)第19题、2024年0420湖南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网友回忆版)第103题、2024年0420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网友回忆版)第15题、2024年0420湖北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网友回忆版)第14题 【题型】单选题 【试题ID】40052297 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雷雨可使土壤的氮肥增加 黄金制品的含金量为70% C.聚四氟乙烯可用于制作不粘锅的涂层 D.在金属表面喷漆可以防止金属被氧化腐蚀 【答案】B 【正确率】61% 【答题次数】3129次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科技-化学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化学物质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K金的计算方式是将纯黄金分为24份,24k金即足金。18k金是黄金含量至少达到75%的合金,即金含量为18/24的合金,其余25%为其它贵金属,包括铂,镍,银,钯金等18K金是造价较低而且佩戴较舒适的一种金饰。B项表述错误。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在雷雨天气时,有许多氮气和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并溶解在雨滴里,变成硝酸落到土壤里,再形成容易被农作物吸收的硝酸盐,因而为作物提供了所需要的N元素,属于氮肥。 C项:聚四氟乙烯一般称作“不粘涂层”或“易清洁物料”。这种材料具有抗酸抗碱、抗各种有机溶剂的特点,几乎不溶于所有的溶剂。同时,聚四氟乙烯具有耐高温、耐腐蚀、摩擦系数极低的特点,是用于制作不粘锅涂层的主要原料。 D项:在金属表面喷漆是一种保护金属不被氧化腐蚀的重要方法。喷漆涂装保护层与基体金属具有良好的结合力,能够克服和避免涂装保护层产生鼓泡、起皱、龟裂、脱落等缺陷,使喷漆涂装保护层成为抑制腐蚀介质侵入的优良屏障。 解析技巧:根据考试规律,含数字的选项易设错误点,四个选项只有B选项含有具体数字,成为我们考试考点所在,因此,选择B选项。 【来源】2019春季联考-常识大题库第29题、2024年0420山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网友回忆版)第9题、2024年0420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网友回忆版)第18题、2024年0420内蒙古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网友回忆版)第16题、2024年0420湖南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网友回忆版)第101题、2024年0420天津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网友回忆版)第57题、2024年0420新疆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网友回忆版)第20题、2024年0420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网友回忆版)第13题、2024年0420江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乡镇)(网友回忆版)第16题、2024年0420江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县级以上)(网友回忆版)第16题、2024年0420湖北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网友回忆版)第15题
公务员考试科技成就常识 ♂
公务员考试近两年的难度越来越大,分数越来越高,因此,行测的每个版块都很重要,各位同学在备考的时候要认真把握。通过培训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资料分析,言语理解与表达,这些板块都是可以快速提升的。但是常识提升起来很慢,而且,大部分同学的准确率都不高,这就导致了常识的分越来越高,如果说常识部分我们不能提升上去,那么对我们整个行测将会有很大的影响。常识,近几年考查的题目,难度有所增加,所以,我们需要加大平时的积累。常识备考很有必要提前准备。近年考试中,自然学科常识是比较容易出现的版块,中公教育给大家整理了一些,生活中的物理常识,各位同学,可以花时间进行加强记忆。一、与电学知识有关的现象1、电饭堡煮饭、电炒锅煮菜、电水壶烧开水是利用电能转化为内能,都是利用热传递煮饭、煮菜、烧开水的。2、排气扇(抽油烟机)利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利用空气对流进行空气变换。3、电饭煲、电炒锅、电水壶的三脚插头,插入三孔插座,防止用电器漏电和触电事故的发生。4、微波炉加热均匀,热效率高,卫生无污染。加热原理是利用电能转化为电磁能,再将电磁能转化为内能。5、厨房中的电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6、厨房的炉灶(蜂窝煤灶,液化气灶,煤灶,柴灶)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即燃料燃烧放出热量。二、与力学知识有关的现象1、电水壶的壶嘴与壶肚构成连通器,水面总是相平的。2、菜刀的刀刃薄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3、菜刀的刀刃有油,为的是在切菜时,使接触面光滑,减小摩擦。4、菜刀柄、锅铲柄、电水壶把手有凸凹花纹,使接触面粗糙,增大摩擦。5、火铲送煤时,是利用煤的惯性将煤送入火炉。6、往保温瓶里倒开水,根据声音知水量高低。由于水量增多,空气柱的长度减小,振动频率增大,音调升高。7、磨菜刀时要不断浇水,是因为菜刀与石头摩擦做功产生热使刀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刀口硬度变小,刀口不利;浇水是利用热传递使菜刀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不会升至过高。三、与热学知识有关的现象(一)与热学中的热膨胀和热传递有关的现象1、使用炉灶烧水或炒菜,要使锅底放在火苗的外焰,不要让锅底压住火头,可使锅的温度升高快,是因为火苗的外焰温度高。2、锅铲、汤勺、漏勺、铝锅等炊具的柄用木料制成,是因为木料是热的不良导体,以便在烹任过程中不烫手。3、炉灶上方安装排风扇,是为了加快空气对流,使厨房油烟及时排出去,避免污染空间。4、滚烫的砂锅放在湿地上易破裂。这是因为砂锅是热的不良导体,烫砂锅放在湿地上时,砂锅外壁迅速放热收缩而内壁温度降低慢,砂锅内外收缩不均匀,故易破裂。5、往保温瓶灌开水时,不灌满能更好地保温。因为未灌满时,瓶口有一层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能更好地防止热量散失。6、炒菜主要是利用热传导方式传热,煮饭、烧水等主要是利用对流方式传热的。7、冬季从保温瓶里倒出一些开水,盖紧瓶塞时,常会看到瓶塞马上跳一下。这是因为随着开水倒出,进入一些冷空气,瓶塞塞紧后,进入的冷空气受热很快膨胀,压强增大,从而推开瓶塞。8、冬季刚出锅的热汤,看到汤面没有热气,好像汤不烫,但喝起来却很烫,是因为汤面上有一层油阻碍了汤内热量散失(水分蒸发)。9、冬天或气温很低时,往玻璃杯中倒入沸水,应当先用少量的沸水预热一下杯子,以防止玻璃杯内外温差过大,内壁热膨胀受到外壁阻碍产生力,致使杯破裂。10、煮熟后滚烫的鸡蛋放入冷水中浸一会儿,容易剥壳。因为滚烫的鸡蛋壳与蛋白遇冷会收缩,但它们收缩的程度不一样,从而使两者脱离。(二)与物体状态变化有关的现象1、液化气是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再装入钢罐中的;使用时,通过减压阀,液化气的压强降低,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灶中燃烧。2、用焊锡的铁壶烧水,壶烧不坏,若不装水,把它放在火上一会儿就烧坏了。这是因为水的沸点在1标准大气压下是100℃,锡的熔点是232℃,装水烧时,只要水不干,壶的温度不会明显超过100℃,达不到锡的熔点,更达不到铁的熔点,故壶烧不坏。若不装水在火上烧,不一会儿壶的温度就会达到锡的熔点,焊锡熔化,壶就烧坏了。3、烧水或煮食物时,喷出的水蒸气比热水、热汤烫伤更严重。因为水蒸气变成同温度的热水、热汤时要放出大量的热量(液化热)。4、用砂锅煮食物,食物煮好后,让砂锅离开火炉,食物将在锅内继续沸腾一会儿。这是因为砂锅离开火炉时,砂锅底的温度高于100℃,而锅内食物为100℃,离开火炉后,锅内食物能从锅底吸收热量,继续沸腾,直到锅底的温度降为100℃为止。5、用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些。主要是增大了锅内气压,提高了水的沸点,即提高了煮食物的温度。6、夏天自来水管壁大量“出汗”,常是下雨的征兆。自来水管“出汗”并不是管内的水渗漏,而是自来水管大都埋在地下,水的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水管,就会放出热量液化成小水滴附在外壁上。如果管壁大量“出汗”,说明空气中水蒸气含量较高,湿度较大,这正是下雨的前兆。7、煮食物并不是火越旺越快。因为水沸腾后温度不变,即使再加大火力,也不能提高水温,结果只能加快水的汽化,使锅内水蒸发变干,浪费燃料。正确方法是用大火把锅内水烧开后,用小火保持水沸腾就行了。8、冬天水壶里的水烧开后,在离壶嘴一定距离才能看见“白气”,而紧靠壶嘴的地方看不见“白气”。这是因为紧靠壶嘴的地方温度高,壶嘴出来的水蒸气不能液化,而距壶嘴一定距离的地方温度低;壶嘴出来的水蒸气放热液化成小水滴,即“白气”。9、油炸食物时,溅入水滴会听到“叭、叭”的响声,并溅出油来。这是因为水的沸点比油低,水的密度比油大,溅到油中的水滴沉到油底迅速升温沸腾,产生的气泡上升到油面破裂而发出响声。10、当锅烧得温度较高时,洒点水在锅内,就发出“吱、吱”的声音,并冒出大量的“白气”。这是因为水先迅速汽化后又液化,并发出“吱、吱”的响声。11、当汤煮沸要溢出锅时,迅速向锅内加冷水或扬(舀)起汤,可使汤的温度降至沸点以下。加冷水,冷水温度低于沸腾的汤的温度,混合后,冷水吸热,汤放热。把汤扬起的过程中,由于空气比汤温度低,汤放出热,温度降低,倒入锅内后,它又从沸汤中吸热,使锅中汤温度降低。(三)与热学中的分子热运动有关的现象1、腌菜往往要半月才会变咸,而炒菜时加盐几分钟就变咸了,这是因为温度越高,盐的离子运动越快的缘故。2、长期堆煤的墙角处,若用小刀从墙上刮去一薄层,可看见里面呈黑色,这是因为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在长期堆煤的墙角处,由于煤分子扩散到墙内,所以刮去一层,仍可看到里面呈黑色。
标签:公务员 考试 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