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问答

2023年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1(2023年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1)

[本站 今天公考路网(gk6.cn)分享2023年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1的知识,其中也会对2023年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1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现在开始吧!…

今天公考路网(gk6.cn)分享2023年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1的知识,其中也会对2023年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1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2023年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1

2、2023年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1

2023年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1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疫情影响下,中国作为世界上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国家,离不开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今天小编带大家来理一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之路。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

  1.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

  2.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优势和长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把两者结合起来。

  3.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相结合,但它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具有不同的性质。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体制。除了具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特征,它还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

  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国有企业通过平等竞争发挥主导作用;

  2.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以共同富裕为目标;

  3.在宏观调控上,能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调节手段的长处。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依据

  1.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

  2.具体地说,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例题】

  1. (单选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对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下列有关计划与市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B.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C.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D. 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二者没有区别

  【答案】D【解析】市场经济的实质:指通过市场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形式。简单地说,市场就是商品或劳务交换的场所或接触点。市场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计划经济的实质:是根据政府计划调节经济活动的经济运行体制。一般是政府按事先制定的计划,提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制定合理的政策和措施,有计划地安排重大经济活动,引导和调节经济运行方向。资源的分配,包括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都由政府计划决定。因此D项二者没有区别说法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2. (单选题)当前,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日趋完善。我国坚持和完善这一分配制度的根本原因是( )

  A. 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B.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C. 社会主义经济性质的客观要求

  D. 有利于消除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答案】A【解析】生产决定分配,故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故A观点正确,B、C、D均不是根本原因。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

  

2023年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1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宪法知识: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在宪法中,也规定了不可违背的基本原则,下面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宪法规定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一、人民主权原则

  人民主权,即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归人民所有。

  《宪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二、基本人权原则

  宪法以确认和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为最高目标。

  2004年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从而明确确认了基本人权原则。

  我国宪法还规定了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和宗教信仰自由、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的权利等基本权利。

  三、法治原则

  《宪法》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999年宪法修改增加)。

  四、权力制约原则

  1.在资本主义国家宪法中,权力制约原则主要表现为分权制衡原则,在社会主义国家宪法中则表现为监督原则。

  2.分权制衡原则是由法国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完成的。1787年的美国宪法就是按照典型的分权制衡原则确立了国家的政权体制。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则称:“凡权利无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没有宪法。”

  3.社会主义国家的监督原则是由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政权巴黎公社所首创。权力机关的组成成员由选民民主选举产生,并对选民负责,受选民监督。

  五、民主集中制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六、党的领导原则

  《宪法》第一条第二款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以上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的相关考点,大家是否都记住了?一定要温故知新哟!

  【例题】

  1. (单选题)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宪法序言中的“健全社会主义( )”修改为“健全社会主义( )”

  A. 法制、法治

  B. 法律、法制

  C. 法治、法制

  D. 法律、法治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宪法基本理论。根据《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将“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修改为“健全社会主义法治”。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

  2. (单选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体现了宪法中的( )

  A. 经济效益原则

  B. 人人平等原则

  C. 主权在民原则

  D. 权力分立原则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宪法基本理论。根据《宪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所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宪法中的主权在民原则。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2023年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1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2023年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12023年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1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标签:社会主义   宪法   原则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公考路网立场,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k6./wenda/96986.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